本周六,“演而優則導”的蘇有朋將攜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電影《左耳》參加第52屆金馬獎,并角逐“最佳新人導演”獎項。同時,他還將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和好朋友林心如一起擔任頒獎嘉賓,引發兩岸媒體關注。昨日,導報記者對話蘇有朋,他不僅回顧了《左耳》的創作歷程,更透露之所以會以廈門為影片拍攝地,是因為廈門“很有文藝的感覺”。
談金馬獎:“林心如美如天仙”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最佳新人導演”被稱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獎項,你現在心情怎樣?
蘇有朋(以下簡稱“蘇”):我現在還蠻平常心的。公布的第一天有被嚇到,當時很開心,但現在經過這么多天已經很平靜了。
記:當導演跟當演員最大的差別在哪里?
蘇:當導演管的事情多,哈哈!以前覺得做演員已經很辛苦了,沒想到導演更值得尊敬。
記:對自己得獎有沒有信心?
蘇:我覺得大家都有機會,大家都是一樣的心情。第一次做導演的人都會有這個期許,但其實能入圍,對我們五個人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了。
記:這次要跟林心如一起走紅毯,有沒有很興奮?
蘇:沒有想太多啦!她現在美如天仙,我那天大概要想辦法穿帥一點,不過還沒商量要怎么跟她搭配。
記:你怎么看臺灣電影的發展?
蘇: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還是覺得需要有市場。跟唱片一樣,當市場萎縮時,大家都只能朝最主流的方向發展,因為有成本的壓力。臺灣電影如果有很大的市場,可以包容不一樣的片型,可能是文藝的、小眾的類型,觀眾也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
談《左耳》:“讓演員知道我不好搞”
記:《左耳》的很多演員都是90后,最大的挑戰在哪里?
蘇:這個題材雖然是講年輕人的成長故事,可是我們一開始就把它定性為有點“暗黑”色調,因為里面有一些超脫舊俗,甚至牽涉到死亡的情節。既然要做這樣的東西,小朋友們大概沒辦法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來進行,也不要以為隨便就可以演。所以我一開始就要先嚇唬他們,讓他們知道片場是一個很嚴肅的地方,讓他們知道蘇有朋不好搞。
記:《左耳》選擇在廈門拍攝,女主角也是廈門女孩,這其中有什么淵源嗎?
蘇:那時候看這個故事,我希望它發生在一個南方的小鎮,那里的人都向往到北上廣去發展。考慮到比較有味道的小鎮,應該是在江南一帶,一開始有想過到舟山拍攝,但是到廈門走了一趟之后,我們都一致覺得這個城市本身就很有文藝的感覺,就決定在廈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