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中路網格有居民發生矛盾,請前往處置。”“叮咚”一響,石獅市鳳里街道華侖社區網格員小李手機上收到鳳里網格通App平臺推送的消息,3分鐘內,小李就趕到現場,民警、網格員、社區干部一起參與糾紛調解,風波很快停息了。
近年來,鳳里街道深入學習拓展“楓橋經驗”,探索建立以網格為單元多渠道排查、多部門參與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同時推動實行“兩中心驅動、雙網格融合、多元化調解、訂單式分包”工作模式,從源頭有效防止矛盾激發,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我們家樓上鄰居地板漏水。”“我們家的狗走丟了,能不能幫忙找找?”……在華侖社區,每天都有很多這樣的警情,以前,這些警情耗費了大量的基層警力。自從打造“雙網格”之后,網格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路況熟”的優勢,社區民警發揮“懂法律、講政策、會調解”的長處,讓“警網”密切配合,也讓“警網”多元力量融合治理有了全新的思路。“社區網格中心和派出所保持24小時互動,網格員在處理非警務類警情時可以隨時尋求社區民警幫助。”華侖社區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
“我們堅持把握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這個核心,加強黨對網格管理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向網格、街巷、樓棟等治理單元延伸。”鳳里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吳激揚表示,為了下好預防化解社會風險“一盤棋”,鳳里將街道綜治中心和網格中心人員合署辦公,街道分管綜治副書記兼任網格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長兼任網格中心副主任。綜治工作與網格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實現功能互補、各有側重、效能疊加,并將街道網格和警務網格融合,一一對應,兩張網互補,使綜治網格工作底子更清、情況更明。此外,構建黨工委領導,綜治和網格中心協調、各部門參與的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將網格內無法處置的事項流轉上報街道層面調解。
據統計,去年下半年至今,鳳里街道矛盾糾紛發生363起,其中社區網格員摸排矛盾糾紛318起,占比87.6%,社區網格員參與調解成功化解率83%,探索形成“網格楓橋”——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鳳里樣板。
(記者 陳嫣蘭 通訊員 陳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