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1日訊 去年,石獅市教育局印發了《石獅市農村學校委托管理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決定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發揮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對農村學校的帶動作用和輻射效益,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
聯姻學校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即同一堂課,兩所學校老師都來上,找出教學間的差距
結對子學校的老師們互相進行教研探討
根據實施方案,經石獅市教育局授權,5所市直小學為托管方學校,域內沿海5鎮的5所指定農村學校為受托方學校,雙方按“一對一”的形式結對子。從去年10月份農村學校委托管理正式運行以來,農村學校委托管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受委托學校的教學水平、辦學理念以及教學管理水平等,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市直農村學校“聯姻” 變“輸血”為“造血”
“農村學校的委托管理主要遵循‘職責授權、資源統調、多元扶持、分年評估’的模式,實行城鄉學校校際‘聯姻’。”談到農村學校委托管理,石獅市教育局初教股負責人表示,該模式按照“責任承包、目標管理、限期見效”的方式,試點推進,分步實施,通過2~3年的努力,將使農村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全面推動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農村學校的委托管理由石獅市教育局組織托管方學校與受托方學校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書,通過植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教育理念,在管理制度、師資隊伍、教學教研、學生發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提升受托方學校內涵建設的整體水平,“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使受托方的辦學效益和水平得到較大幅度提高。”
此后,托管方學校按照兩校“一盤棋”的思路,科學統籌教育教學資源,“托管方學校可經教育行政部門授權,推薦派出學校的領導或本校骨干人員擔任受托方學校管理層職務及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而受托方學校的管理人員和教師也要分批輪流到托管方學校跟班學習。”不僅如此,托管方學校還要主動打破校際壁壘,通過建立各學科核心備課小組、實行聯動教研活動、開放課堂教學、聯合開展教育教學比賽活動、開展校園文化聯誼活動等途徑,進行多元扶持,將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和教育教學方法輸送給受托方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對于農村學校的委托管理,石獅市教育局將全過程跟蹤委托管理的工作進程,并在委托管理期限內,按照每年度委托管理的既定工作目標,對受托方學校的辦學水平提升情況進行分年度評估。
保障委托管理推進 下撥經費政策傾斜
去年9月印發實施方案以來,石獅市教育局便開始組織相關股室和教研部門,研究確定了小學委托管理試點學校,制訂實施方案,成立城鄉“聯姻”學校委托管理領導小組。“聯姻”學校在了解雙方學校情況的基礎上,形成問題解決的辦法與途徑,共同商討如何進行辦學優勢的互補共享,根據委托管理目標擬定具體的試點實施方案,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書。
“10月份委托管理就進入正式運行階段。”石獅市教育局初教股負責人表示,之后“聯姻”學校定期召開學校工作聯席會,開展教學觀摩研討及師資培訓提升活動等,加強教育管理與教學業務的學習和交流;在教學交流平臺上,建立和完善“聯姻”學校間骨干教師巡回授課制度,縮小教師之間教學業務的差距,共同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
據該負責人介紹,今年10月份石獅市教育局將對5所農村學校委托管理工作進行評估,目前評估方案已經制定完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將進入總結和提升階段,在進一步豐富委托管理內涵,改進形式方法,擴大城鄉委托管理學校范圍,將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城鄉校際間委托管理經驗。”
為保障委托管理推進,石獅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改革工作領導組,同時每學期向托管方學校和受托方學校下撥專項經費,用于此項工作的開展,專款專用,“我們第一年給了委托學校每所4萬元,每所受委托學校10萬元。”為了激勵優秀教師參與委托管理,石獅市教育局還實行傾斜政策,對托管方學校選派到受托方學校開展委托管理工作的人員,參照本市支教人員的有關政策執行。
此外,在石獅市教育網站上,也建立委托管理改革試點工作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收集、整理委托管理交流經驗并進行推廣,提升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的整體發展水平。“今年我們還準備在5所委托學校建錄播室,今后結對子的兩所學校可以實現同步教學!”該負責人補充說道。
首期10所學校結對
運行一年效果明顯
去年秋季委托管理進入運行階段,由石獅市教育局授權,市直小學為托管方學校,域內指定的農村學校為受托方學校,雙方按“一對一”的形式結對。第一期的托管對象是市直5所小學和沿海5鎮的5所小學進行結對,分別是實驗小學跟蚶江中心校第二中心小學、第二實驗小學跟鴻山中心校鴻山小學、第三實驗小學跟祥芝中心校紫湖小學、實驗中學附小跟永寧中心校霞澤小學、第五實驗小學跟錦尚中心校東店小學。
“試行近一年來,效果比較顯著!”上述負責人說,委托管理運行以來,托管學校和受托管學校統一教研、備課、進度,同時又有“送教下鄉”,市直學校骨干教師下到鄉村學校指導,受托管學校教學水平明顯提高了;不僅如此,各鎮村也加大了對農村學校辦學的投入,農村學校教學設備得到較大的改善。
在受委托的學校中,蚶江中心校第二中心小學是典型的代表。該小學校長洪清潑表示,他們從教學跟行政上跟石獅實驗小學結對子,教學上以年級為單位,每科教師互相結對子,“他們派出的都是骨干、最優秀的教師!”兩所學校從教學進度、備課、教研等都是一致的,此外實驗小學派骨干教師過來指導,他們也派本校教師前往學習。
“這個學期又開展了‘送課下鄉’跟‘同課異構’。”洪清潑稱,實驗小學把優秀的課程安排到蚶江中心校第二中心小學再上一遍,另外同一堂課,兩所學校的教師都來上,然后找出差距。“經過這近一年的時間,我們學校教師課題研究意識明顯更強了,教學教研,尤其是集體備課更規范、科學性!”
在行政管理上,兩所學校的主要管理層也進行“一對一”結對,蚶江中心校第二中心小學行政類教師輪流到實驗小學跟崗學習,實驗小學派人下來對教學管理進行指導,“這個學期,實驗小學的教導主任下來助教,在我們學校整整呆了一個學期!”洪清潑稱,現在他們學校教學管理理念更精細化,學校規章制度也更科學完善。他還透露,在實驗小學校長的親自幫助下,他們策劃了學校的辦學定位,如今辦足球特色學校的他們,已入圍全國足球網點校了。(林永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