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污染的環境。目前,我國確診的H7N9病例,絕大多數發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觸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賣的農貿市場的比例居多。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
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加熱至65℃30分鐘或100℃兩分鐘以上可滅活。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監測顯示,雖然偶有局部聚集性病例(每起2~3例病例,均無續發病例)發生,但尚無證據表明H7N9病毒能持續地“人傳人”。
資料圖:2月16日,安徽合肥王衛社區衛生防疫工作人員對活禽市場進行噴灑消毒藥水消毒。 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春節過后發病數量明顯下降
按照既往疫情流行規律,每年春節過后發病數量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并呈低水平流行直至4月下旬。目前,疫情上升勢頭已經得到遏制,并且近期各重點疫情地區已采取了更加嚴格的針對活禽經營市場和活禽交易的控制措施,相信對于控制疫情的進一步發展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專家表示,禽是人體良好的食物蛋白質來源,價廉物美。雞、鴨等禽類肯定是可以買、也可以吃的,但一定要吃得安全。
一是要注意盡量避免直接購買活禽、直接接觸活禽和自行宰殺活禽。要盡量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冷鮮禽、冰鮮禽及其產品。尤其在已經發現有H7N9疫情的地區,更不要去購買活禽。科學分析證明,集中屠宰的冷鮮禽、冰鮮禽,不但與現宰現殺的活禽具有同等的營養價值,還可以極大降低感染H7N9等疾病的風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