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名為“Master”的神秘圍棋手連續戰勝包括中國圍棋名將柯潔、聶衛平、古力,韓國圍棋冠軍樸廷桓在內的頂尖高手,獲勝60場,沒有敗績。此后,Master通過網絡宣布自己就是人工智能AlphaGo。
在“終結者”之類的好萊塢大片里,人工智能產生自我意識,然后“造反”的橋段不勝枚舉,人類被自己的造物所反制,也有著一種哲學意味,因而這樣的思路更顯得意味深長、引人遐思。雖說這些年來我們的技術突飛猛進,比人還聰明的機器卻仍舊停留在幻想階段,因而面對這些科幻作品我們可以“安全地”抱著娛樂心態去欣賞、去玩味。
但是,當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然后又戰勝全球諸多圍棋泰斗,連勝60場沒有敗績之后,“遠科幻”似乎變近了,不少人有了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既期待著人工智能為我們的文明帶來跨越式發展,又擔心這些比人類還聰明的家伙真有一天會把我們玩弄于股掌之間,甚至把我們滅絕。
其實,人工智能“戰勝”人類,依然是遙遠的科幻,與現實差著十萬八千里。打敗李世石、聶衛平,僅僅說明AlphaGo在下圍棋的時候算無遺策。打個比方,我們用手摸孩子腦門測體溫,只能估個大概,可溫度計卻測得極準,難道我們能因此認定溫度計比人聰明嗎?
正如一些媒體所頻繁提到的,人工智能高下的判斷標準并不是棋類,著名的“圖靈測試”指出,如果電腦能在5分鐘內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且被超過30%的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才可以被認為擁有智能。但是現如今,無論會下圍棋的AlphaGo,還是蘋果的siri,微軟的小娜、小冰,聊起天來都只能哄哄孩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