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鎮金埭村對荒地合理開發改造,成為村校聯動的“宜居宜業宜教”民生公益服務綜合體項目。4月初,項目完工后美化了村居環境,每年將創造10萬元村財,受到了村民發自內心的好評。
4月8日,記者從海城路走進金埭村,原本入村道路兩側約2畝的荒地上,堆積如山的各類垃圾不見了,4個不同功能區的民生公益服務綜合體項目“拔地而起”。在道路的東側,一座融入閩南特色的仿古造型村標讓人眼前一亮,與之相呼應的是相鄰的“閩僑文化”傳習基地。以竹籬笆為背景墻的華僑名人古民居展示區,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金埭僑村的番仔樓和閩南古大厝的深厚底蘊。目前燈光投射景觀也已完工,夜間景致更怡人。穿過基地,記者來到了集休閑健身、綠色游園、社區宣傳為一體,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的“家風家訓”口袋公園。此時正值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金埭村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帶著中三班的小朋友步行到此處,講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園長董雅詩高興地告訴記者,“家校育人”,這座“家風家訓”口袋公園是村民、更是孩子們美育的傳習基地。
在道路的西側,十幾塊方方正正的耕地上,小菜苗在春雨的滋潤下長得郁郁蔥蔥。村校聯動共推校園勞動教育,原來西側的荒地規劃成了金埭村中心幼兒園戶外“勞動教育”基地的“農耕體驗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們可以下田種地,感受農耕文化,品讀生活。邁過田埂,是一處新建成的綠色能源汽車充電站,建有10個停車位,配備10支電動汽車充電樁等便民設施,并增設了“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司機暖驛”等公益服務點,提供免費休息、飲水等場所。周邊接送學生上下學的家長和當地群眾可以享受充電的便利,短暫停留休息,緩解疲勞。據悉,這一項目每年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約10萬元。
金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少揚告訴記者,民生公益服務綜合體建成運營后,將成為金埭村鄉村振興發展的新亮點。
(記者 洪亞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