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近視200度!”近日,這樣的感嘆在永春家長圈引發熱議。隨著電子設備普及與生活方式轉變,兒童近視問題愈發嚴峻,低齡化、重度化趨勢令人揪心。究竟是什么“偷走”了孩子們的清晰視界,預防近視又該從何做起,在永春縣醫院五官科一探究竟。
在永春縣醫院五官科門診,戴著小眼鏡的孩子身影隨處可見。據眼科醫生介紹,近年來,門診接診的低齡近視患者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不少幼兒園孩子已出現近視,高度近視比例也逐年攀升。
“現在近視低齡化趨勢明顯。”永春縣醫院五官科主治醫師林志煒介紹,“電子產品過度使用、學齡前學習負擔過重,加上戶外運動不足,多重因素導致孩子用眼負擔劇增,近視問題愈發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低齡近視一旦形成,很難逆轉,甚至可能發展為高度近視。不過,若家長能及早發現、干預,通過專業矯正,部分孩子仍有望恢復視力。林志煒解釋,“孩子眼球調節力強,部分一兩百度的近視可能是假性近視,需通過散瞳檢查確定真實度數。若散瞳后屈光狀態正常,就是假性近視,可實現逆轉。”
談及低齡近視高發原因,林志煒指出,不良用眼習慣和環境因素是主要誘因。電子設備過度使用首當其沖,此外,戶外活動時間不足也是關鍵因素。“3周歲以前不建議使用電子產品,3周歲以上到學齡前、小學階段,每次使用不超20分鐘,一天不超1小時。”林志煒建議,“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至關重要,太陽光能促進身體分泌多巴胺,有利于視網膜發育。同時,孩子做作業20分鐘左右,應遠眺5米外景物20秒,幫助眼睛放松調節。”
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守護他們的視力健康刻不容緩。專家呼吁,預防近視需要家長、學校、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協同合作,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有利于視力健康的成長環境,共同守護他們的“心靈之窗”。(顏澤昆 陳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