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通訊員 陳勁平 尤懷恩)今年的5月18日是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當天上午,“凝聚愛心力量 共筑溫暖之城”泉州市2025年愛心助殘廣場活動在泉州芳草園溫情啟幕。
愛心助殘廣場活動作為今年“全國助殘日”系列宣傳服務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進一步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到扶殘助殘行動中,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大力營造扶殘助殘良好社會氛圍,共同促進全市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本次活動收到愛心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捐助的生活物資價值超100萬元,將惠及300多個困難殘疾人家庭。
南音響起,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表演的戲曲《綿答絮》,拉開活動序幕。活動現場舉行了及愛心助殘物資捐贈、愛心單位授牌、孤獨癥志愿者組織代表宣讀倡議書、孤獨癥家庭喘息志愿活動啟動儀式,以及2025年泉州市殘疾人音頻作品評展活動頒獎儀式、泉州市聾協“愛心助殘車間”和“夢想影城”簽約儀式。
現場同步開展愛心物資發放、殘疾人農特產品展銷和孤獨癥文創作品義賣,以及康復義診、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等項目,為市民和殘疾人朋友提供全方位的免費服務,70多名醫生、法律工作者、愛心人士及助殘志愿者堅守崗位,用專業與熱情為大家排憂解難。
助殘日期間,泉州市四套班子領導深入困難殘疾人家庭、托養機構、康復機構、特教學校等走訪慰問調研,鼓勵殘疾人發揚“四自”精神,引導社會各界關心幫扶殘疾人。市政府殘工委相關成員單位組織開展9大類39項主題宣傳服務活動,各縣(市、區)也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匯聚起扶殘助殘的強大合力,讓關心關愛殘疾人的溫暖氛圍洋溢在泉州的每一個角落。
殘疾人事業是“春天的事業”。在“晉江經驗”誕生地泉州,“春天的事業”始終保持著蓬勃發展的生命力。近五年來,泉州累計投入9億多元,實施助殘項目30多項,惠及全市15.12萬持證殘疾人,用務實惠民的行動,為殘疾人托起“穩穩的幸福”,書寫了“春天事業”的溫暖答卷。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啟程之年。下一步,全市各級殘聯將持續加強殘疾人民生保障、康復服務、就業創業、教育文體等工作,著力構建孤獨癥全生涯關愛服務體系,切實維護保障殘疾人權益,努力為殘疾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中國式現代化泉州實踐中譜寫“春天的事業”新篇章。
此次活動由泉州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泉州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指導,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委社會工作部、泉州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泉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