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通訊員 黃麗紋)8歲女孩小宇(化名),幾個月來反反復復鬧肚子疼,爸媽看她哭鬧不停,問她有沒有亂吃東西或者撞傷,小宇只是哭鬧卻說不清楚。起初以為是普通的肚子疼,吃了一些藥后也不見緩解,最終,家人帶著她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確診為地中海貧血癥,需要定期輸血維持生命。
血液科洪志明副主任醫師介紹,小宇面色蒼白,呈現地中海貧血的典型面容,并伴有腹脹。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脾臟腫大至肋下5厘米,肝臟也出現增大。在詳細詢問病史后,得知她自小生長遲緩,沒有做過血常規檢查,而她的媽媽和姐姐都有地中海貧血的病史。
經過一系列檢查,小宇被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她的β地中海貧血基因出現了純合突變,導致她的身體無法正常合成血紅蛋白。幸運的是,及時輸血和水化、堿化治療顯著緩解了她的腹痛。然而,今后她將需要定期輸血來維持生命。目前,小宇已經完成了配型,正在等待進行骨髓移植。
洪醫生介紹,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疾病,會影響身體產生血紅蛋白的能力,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和其他并發癥。在我國,福建、廣西、廣東等地是高發區。血常規檢查是發現地中海貧血的有效手段,因此,對于疑似患者,要及時進行血常規檢查。在飲食方面,地中海貧血患者并無特殊限制,正常飲食即可。
輕型地貧的孩子不需要特殊治療,定期按時體檢即可,但在發熱等生病狀態時,如發現面色蒼白加劇、尿色加深需及時就診。某些疾病狀態下可導致貧血加劇,需要進一步治療。
對于中重型地貧的孩子,則需要根據病情進行輸血和并發癥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確診地中海貧血后,夫妻雙方有再生育需求應在孕前進行地貧相關檢查,因為夫婦雙方均為輕型地貧患者所生胎兒可能患嚴重貧血的風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