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黃麗君)在創新發展的時代浪潮中,知識產權已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泉州市豐澤區緊緊圍繞知識產權戰略部署,從管理服務、轉化運用、宣傳推廣等多維度發力,推動“知產”向“資產”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成果豐碩。
厚植發展沃土 提升管理服務新高度
豐澤區以提升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為抓手,積極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截止目前,豐澤區全區授權專利達2895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6.99件,居全市第二,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6.8件,居全市前列,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
豐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作為,在政策落實與項目培育上下功夫,積極宣傳解讀各級知識產權扶持政策,并提供全程跟蹤指導服務。2024年,共組織、遴選、跟蹤指導推薦2項專利申報國家專利獎,1個項目申報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1個項目申報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4家單位加掛商標品牌指導站,8家企業申報專利申請精準管理名單,31家企業(個人)申報泉州市知識產權獎補項目,4家企業的4項專利申報泉州市專利獎,2家協會申報產業(區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豐碩的成果見證了努力的成效。豐澤全區商標有效注冊量達9.58萬件,品牌強區的實力不斷增強;2家企事業單位獲省專利資助獎補;新增4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和商標品牌指導站;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申報的“高端裝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獲省產業(區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立項;5個項目獲得泉州市2024年度專利轉化專項計劃資金資助,27個項目獲知識產權獎補資金資助。
暢通轉化渠道 激發運用服務新動能
豐澤區高度重視專利轉化運用工作,通過搭建平臺、精準服務,推動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引導企業做好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工作,豐澤堅持以“萬名干部走萬企業,一企一策促發展”為主線,深入走訪轄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及重點企業,引導企業做好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工作,對已備案的產品及時更新經濟指標數據,并召開專題培訓會,指導企業實現“應備盡備”,目前已完成備案產品73件。
高校和科研機構既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專利研發的引領者,也是專利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側。去年3月,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福建省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實施方案》。
作為高校集聚的豐澤已早早按下高校院所專利“盤活行動”加速鍵,加密指導頻次確保高質量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任務,為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為更好推動校企產學研共建共享,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豐澤區積極推動構建產學研互動平臺、知識產權人才實訓基地,與華僑大學、黎明職業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等加強合作,推動專利轉化運用,高校的科研專利實施有效交易轉化成果顯著。
營造創新氛圍 拓展宣傳推廣新維度
今年來,為深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工作,擴大知識產權社會影響力,豐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2025年知識產權宣傳月活動,活動緊扣“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主題,結合豐澤區區域特色和產業特點,融合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元素,開展“一周一專題”。
宣傳月期間,豐澤區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基礎知識講解、專利侵權行政裁決培訓、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科普助企專題講座等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為深化科技創新及保護知識產權成果注入新動能。通過組織知識產權金融對接活動、高校專利成果對接會等相關內容,促進豐澤區專利資源高效配置。
近年來,豐澤區加快培育對外貿易、跨境電商領域新活力,形成多個跨境電商集聚區,活躍賣家占全市17%,年交易額超300億元、占泉州市32%。4月24日,豐澤區市場監管局牽頭舉辦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聚焦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科普助企行動活動”,組織泉州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入駐企業前往東海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展現場交流,并邀請涉外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講師及優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圍繞涉外知識產權保護、質押融資等主題進行深入的講解和交流,為豐澤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豐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康招傳表示,我們將聚焦“知產賦能、品牌出海、智護未來”,力促政企高頻互動、深度耦合、破壁增效,更大力度地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全力推動海外知識產權保護。
泉州市豐澤區在知識產權工作上取得的累累碩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豐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豐澤區將繼續深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優化服務舉措,持續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的新高地,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書寫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