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泓塬 文/圖)當世遺與非遺相遇,當時尚潮流與多元文化相遇,會碰撞出什么火花?3日晚,“穿越宋元奇妙游”世遺泉州非遺時尚秀在泉州府文廟前廣場啟幕,以非遺時尚秀為載體,搭建起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為千年古城再添一筆古典與新潮的時尚之美、傳承與創新的凝練之美。
世遺泉州非遺時尚秀現場(主辦方供圖)
作為世遺之城的泉州,不僅擁有7項世界級非遺、36項國家級非遺,更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部三大類別非遺項目的城市。首個非遺中國年,泉州以世界級非遺為主軸,推出非遺游園會等300多場精彩活動,為市民和游客奉上非遺盛宴。
當晚,整場時裝秀與福船相伴,在琵琶造型的舞臺上進行,共三個篇章,分別是在“萬國商埠”里重繪“市井十洲人”的盛景,在“萬千非遺”中熔鑄刺桐精神的輝煌,在“萬家燈火”下賡續向海而生的傳奇,融合“世遺、非遺、時尚、秀場”四大元素,生動展現南音、南戲、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藝、南風俗等非遺技藝之美、匠心之美,沉浸式體驗非遺走進現代生活、非遺煥新改變生活的文化實踐。
在“萬國商埠”篇章中,非遺展演依次登場。青獅與北獅身披彩衣,隨著鼓點節奏翻滾跳躍,展現出泉州人民乘風破浪、勇敢堅韌的精神風貌。緊接著,是安溪鐵觀音茶道展示,一曲婉轉悠揚的南音在夜空中緩緩流淌,將現場觀眾帶回了宋元泉州的悠悠歲月。以海絲文化和安溪茶文化為靈感設計的世遺霓裳驚艷全場,金蒼繡的精美細膩、茶元素的清新淡雅與時尚華裳相得益彰。身著華麗服飾的模特從精心搭建的閩南民居布景中徐徐走來,傳統與現代在此完美融合,生動再現了宋元泉州貿易繁榮的輝煌歷史。
身著茶元素服飾的模特從閩南民居布景中徐徐走來
再現“市井十洲人”
“萬般生活”篇章則聚焦泉州的日常生活。激昂的壓腳鼓率先響起,梨園科步的精致細膩、高甲戲的獨特韻味,無不讓人感受宋元泉州人民富足的生活。與此同時,在紙織畫、影雕等傳統技藝展示區里,手工藝人專注創作,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展現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與匠心傳承。南少林武術、俞家棍、白鶴拳等泉州武術也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創意舞臺與模特的情景演繹相結合,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勤勞勇敢的惠安女,身著獨特服飾,頭戴斗笠,展現出堅韌與勤勞的品質;頭戴簪花圍的蟳埔女,靈動俏皮,充滿生活情趣。她們在舞臺上向海而生、與海結緣的傳奇故事,讓觀眾深入領略到泉州沿海地區獨特的民俗風情與人文魅力。
白鶴拳
俞家棍
惠安女
而“萬家燈火”篇章,盡顯泉州獨特的燈火文化魅力。模特們手持造型各異、精美絕倫的花燈,宛如從歷史長河中款款走來,將宋元泉州春節期間燈火輝煌、熱鬧非凡的盛景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其中,參與“春節”申報工作的泉州花燈、鬧元宵習俗、英都拔拔燈、閩臺東石燈俗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也一一亮相。由手工藝人一刀一劃精心雕琢的刻紙禮服登場,將非遺與時尚的融合推向高潮。紙上傳神,刀下生輝,精美的山水云霧等圖案躍然于華服之上,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處設計都展現著現代時尚的審美理念,是非遺之美與現代風尚完美融合。
模特手持非遺花燈
模特展示泉州非遺
模特展示刻紙禮服
最后,青獅壓陣,千燈巡游活動盛大開啟,現場觀眾們手持花燈加入巡游隊伍,跟隨隊伍穿越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共同編織出一幅穿越時空的壯麗圖景,將“光明之城”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