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方博濤 文/圖)5月16至18日,“中國有約·相約福建”2024年國際媒體采訪活動的第一站來到泉州。當中一條以“中國制造及智能制造”為主題的采訪線路在晉江開展,由中外媒體記者、網紅達人、專家學者組成的參訪團,聚焦泉州兩大千億級產業(yè)——紡織服裝和鞋業(yè)。
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參訪團一行先后前往卡爾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及七匹狼集團有限公司,在一線實地探訪智能工廠、生產車間、博物館和一體化物流園等點位,用清晰、真切的鏡頭記錄下發(fā)生在“晉江經驗”發(fā)源地上鮮活的一幕幕。
當鞋服遇上“智造”,“新”意從設計前端、面料選材貫穿到生產路程的各環(huán)節(jié),乃至末端的倉儲物流。泉州“智造”的勃勃生機,成功“圈粉”參訪團,也收獲了他們的頻頻“點贊”。
參與本次活動的參訪團合影
多品類鞋服產品受青睞 女記者盼開拓阿拉伯市場
作為世界足球裝備領軍品牌,卡爾美已為超過30支西甲、西乙俱樂部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頂級體育俱樂部提供裝備贊助。同時,卡爾美也是中國職業(yè)足球的最大贊助商,贊助范圍涵蓋中甲、中乙、女超、業(yè)余、青少年、校園以及幼兒足球等多個領域,完成了從校園足球到業(yè)余比賽到職業(yè)聯(lián)賽到頂級賽場的全滿貫贊助。
產品創(chuàng)新,“智造”成為企業(yè)主流。3D虛擬設計,只是卡爾美數字化制衣的開始,當前,公司通過“云端+AI+5G”的技術,已經實現了產品從設計到制作成衣、銷售的流程數字化。
參訪團一行在參觀卡爾美的智能設備
迪拜中阿衛(wèi)視(CATV)記者阿思瑪愛上卡爾美的產品
卡爾美展廳內,琳瑯滿目的商品
參訪團一行在卡爾美的“初體驗”是一臺多功能模板機,這臺設備精準對位到服飾口袋的縫制工序上。按照傳統(tǒng)的生產流程,一位技術嫻熟的車間工人一天能縫制200個口袋,但有了這臺設備,對工人操作的嫻熟程度已沒有要求,只需要“傻瓜式”將材料放在機器上即可,每個工人一天能縫制500個口袋,且品質要穩(wěn)定許多。
“先進的設備正在讓生產變得簡單、高效,不需要很多人工,就能做出品質很好的產品。”迪拜中阿衛(wèi)視(CATV)記者阿思瑪感慨道,“中國的品牌越來越好了”。
展廳內不同顏色、不同年齡段、不同運動類型的產品,令這位突尼斯籍的女記者不停駐足,拿著產品仔細查看、比較。阿思瑪說,突尼斯人很喜歡運動,對運動服飾裝備有需求,希望泉州企業(yè)的產品能多多出口到阿拉伯國家,像這種質量高、價格合適的產品一定能大受歡迎。
同樣令她驚喜的,還有泉州這座城市的包容。她稱贊,“泉州像一座活著的古城”,沒想到在距離突尼斯這么遠的中國城市,能看到阿拉伯文化的歷史遺存,有一種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