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村實現現代化,日前,泉州印發《泉州市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以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污水治理為抓手,組織開展六大專項行動,力爭到2025年初步構建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城鄉融合發展、具有泉州特色的美麗宜居宜業鄉村建設新格局。
六大專項行動 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村莊規劃編制行動。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發展,按照集聚提升中心類、轉型融合城郊類、保護開發特色類,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2021年全面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到2023年全市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
實施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完善鄉村水、電、路、氣、廣播電視、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公路提級改造、通建制村公路“單改雙”和自然村(組)公路硬化;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液化石油氣供應站點合理布局,逐步推動有條件的鄉村普及管道天然氣;完善無線地面數字電視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全覆蓋,推動農村千兆光纖、5G網絡、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建設。
實施鄉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行動。全面提升農村教育質量,提高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深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提升縣級疾控機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建設,推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鄉鎮。推進城鄉低保制度統籌發展,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持續深化“萬千百十”文化惠民活動。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完善深化農村廁所革命,實現農村戶廁無害化普及率100%;新建一批農村公廁,做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推動各縣(市、區)至少1個鄉鎮全域落實垃圾分類機制。推進環衛一體化改革,以縣域為單位,將村莊保潔、垃圾轉運、農村公廁管護等捆綁打包進行市場化運營管理。健全農村人居環境設施管護機制。
實施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落實農房管控制度,加快推進“拆危治違”工作,加強既有農房整治,開展宜居示范農房建設,每年整治既有農房2.5萬棟以上,創建1個以上農房整治示范縣。有序推進村莊桿線規整,引導合理共桿。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
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動。加快農村污水管網配套建設,完善到戶毛細管網建設,探索運維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8%,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分三階段開展 打造一批典型
根據《實施方案》,鄉村建設行動從2021年開始,到2025年結束,分三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為2021年,各專項行動牽頭及責任部門、各縣(市、區)將按領域、按方塊逐一細化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研究制定相應實施方案。同時,各相關單位將強化問題導向,結合自身職責對照工作目標查找差距,全面摸清短板和弱項,在解決問題中推進發展。
第二階段為2022年至2023年。此時,鄉村建設進入深化和關鍵階段,將攻堅克難解決鄉村建設六大專項行動中的難點和重點,同步開展中期評估,針對實施過程中仍未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不足,及時對方案進行調整,要爭取在傳統村落、“兩高”沿線以及鄉村振興試點村、示范線沿途等重要部位打造一些特色典型。
第三階段為2024年至2025年。此時,鄉村建設進入提升和總結階段。各專項行動牽頭單位將對標對表,開展全面考核評估,確保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同時,做好總結和提煉,及時梳理好的做法和經驗,樹立推廣一批先進的典型和案例,為全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和參考。
三個強化舉措 保障穩步推進
按照《實施方案》,在鄉村建設行動推進過程中,泉州將強化組織領導,各專項行動牽頭單位制定行動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組織落實各專項工作。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努力創造出更多務實管用的工作經驗、工作舉措。
同時,強化工作推進,建立信息專報制度,梳理各級各部門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工作中的創新經驗和亮點成效。加強督導檢查,及時掌握各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重大、疑難、復雜問題。建立月報、季會商、年度考核機制,每年年底對各專項行動開展全面總結評估。
此外,強化資金保障。泉州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進一步整合土地出讓收益、流域下游補償上游資金以及各部門涉農建設資金統籌用于鄉村建設;鼓勵縣級政府發行一般債券用于支持鄉村建設;探索通過改革盤活農村沉睡的土地、農民閑置的農房、村集體經濟組織躺在賬簿上的經營性資產,強化建設用地供給保障,積極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記者 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