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引才聚才的同時,育才留才亦是一門學問。省人大代表委員、泉州五中地理教研組組長盧靈認為,參加研學實踐,能夠提升師生“見”(見識)的視野和“創”(創新)的品質,是培養“創·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撐。為此,她在省兩會上呼吁建立跨區域“研學聯盟”。
身為泉州五中地理教研組組長的盧靈參與一項關于研學實踐的調研。通過走訪相關機構和人員,調研組發現,目前我省研學資源相對獨立分散,尚未得到有效整合,輻射范圍極其有限,研學實體機構也未能與中小學普遍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給研學實踐的持續開展造成了不便。
“青少年通過行走不同的研學線路,遍覽自然風光、探訪名勝古跡,深入基地、走訪名企,參加勞動,這些體驗式研學可以讓同學們感受自然、接觸社會、融合學科,使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優勢互補,能夠同時了解不同領域的專業架構,實現‘與自我、與自然、與社會’的三維對話。”盧靈建議我省進一步整合資源建立主題鮮明的跨區域“研學聯盟”,如“市(縣)區內研學聯盟”“山海合作跨區域(區際、省際)研學聯盟”“大學先修課程研學聯盟”等,充分挖掘各地長期積淀的“紅色基因”“生態福建”“鄉村振興”“海絲文化”“海洋教育”等特色研學資源,培養、共享優秀研學導師團隊,科學設計、優化研學線路及方案,通過協作促進師生跨區域、跨學科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
盧靈表示,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可建設全省研學虛擬仿真平臺,匯聚高端研學資源和研學成果,整合精品研學課程,推動線上模擬與線下研學相融合,通過開展“云上研學”“智慧研學”“數字研學”等,保障師生足不出戶也能“全員研學”。(記者陳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