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市水利局獲悉,近年來,泉州市對746座水電站進行生態下泄流量核定及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已關停退出水電站168座,578座水電站完成下泄流量設施改造、在線監控裝置安裝并全部接入福建省水電站生態流量監控考核系統,于去年年底提交省水利廳申請行業審查。
近年來,泉州市加快轉變發展理念,堅持有限、有序、有償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積極創建綠色水電,推動小水電轉型升級,通過建立部門聯動、創新補償、監督檢查、獎金獎補等機制,大力開展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改造工作,截至目前,以“以獎代補”方式下達泉州市級水利專項資金130萬元。在市水利局的督促指導下,各地不斷探索補償新機制,永春縣委托資產評估公司對擬退出的水電站采用收益法進行評估,并按照水電站裝機容量、建設年限、發電量以及水電站渠道長度、灌溉面積、河流脫水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補償方案;安溪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擬退出的水電站進行安全鑒定和效益評估,并以發電量和建設年限為主要依據,以2000年為建設年限基準年進行調整。
以督查促提升。市水利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河長辦按照“四不兩直”的方式定期對各縣(市)水電站生態改造和下泄流量執行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同時將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整改完成情況納入市對縣河長制責任目標考核和水利工作責任目標考核內容,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記者林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