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昨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泉州舉行。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五市黨政主要領導齊聚一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總結第二次聯席會議以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成效,共同謀劃拓展協同發展的深度廣度,攜手開啟“十四五”閩西南五市大合作、大發展、大突破的新征程。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主持會議并講話,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市長劉遠,泉州市委書記康濤、市長王永禮,三明市長余紅勝,龍巖市委書記李建成出席會議。
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閩西南五市協同防疫抗疫,共渡難關;攜手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恢復,不少城市指標名列全省前列,2020年前三季度五市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較2019年進一步提高。
會上,胡昌升與出席聯席會議的閩西南各市領導以及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充分肯定第二次聯席會議以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取得的明顯成效,并就進一步推進區域協同招商、產業鏈對接、重大項目建設、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共保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達成廣泛共識。大家一致表示,在新征程新起點上,我們要只爭朝夕、相伴前行,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大力推動各領域各層面協同發展,主動暢通區域經濟內循環,為加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胡昌升表示,面向“十四五”,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自覺把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放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下加以謀劃,以更高標準全面開啟協同發展新征程。
胡昌升強調,要著力促進區域規劃協同,注重五市“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等中遠期戰略規劃與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各項規劃緊密對接,謀劃更多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工作舉措,為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把準“航標”。要著力促進產業發展協同,立足產業分工基礎,加強區域資源要素整合集聚,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產業合作園區,加快構建協同發展程度更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著力促進基礎設施協同,暢通區域聯通主干路網和高快速通道,提前謀劃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密切城市間聯系。要著力促進擴大開放協同,充分利用現有外向型經濟基礎,充分發揮對臺優勢,探索區域外貿協同機制,共同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要著力促進公共服務協同,持續推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旅游、環境保護等民生社會事業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均衡發展。胡昌升要求,在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統籌推動,注重創新驅動,注重項目帶動,注重市場聯動,以更高水平持續完善協同發展機制,共同推動五地市合作邁向更加緊密的新階段。
胡昌升表示,廈門作為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牽頭單位,將堅決扛起責任擔當,做好牽頭服務工作。廈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大局為重,充分發揮龍頭示范作用和特區發展優勢,凝聚閩西南五市攜手發展的信心決心,帶頭推動協同發展區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康濤表示,泉州將站位大局、服務全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要求,落實好11個專項平臺和列入工程清單的50個項目,做深做實新時代山海協作。“十四五”期間,泉州將發揮城市化“發動機”作用,大力推進跨市域融合發展,以空間集聚帶動各類要素整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持續動力。具體著力“三個共建”:共建區域重要增長極,在產業鏈協作、服務制造互動、人才技術共享等方面加強聯合,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等載體,提升石油化工、紡織鞋服、建材家居等產業集群的規模經濟效益,一起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商業中心。共建雙循環戰略支點,一體推進機場、鐵路、港口規劃建設,整合航運中心、民營經濟、海絲元素、閩南文化、僑臺資源等,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大平臺;共建宜居宜業幸福家園,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探索市際毗鄰區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讓人口人才、臺胞臺商安居樂業。
邵玉龍表示,漳州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要求,念好新時代“山海經”,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責任擔當、更實的工作舉措,與兄弟市一道,加快推進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山海聯動、城鄉融合的區域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推進《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共同提升發展凝聚力。堅持協作互補,集中力量發展大石化、大健康、大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三新”產業,與兄弟市加強產業協作,打造更加強健的產業鏈條、更具黏性的產業集群,共同提升區域競爭力。堅持開放融合,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進一步拓展對內聯接、對外開放的戰略空間,讓更多優勢資源集聚進來,讓更多產品集散出去,共同提升市場影響力。堅持互惠互享,持續在疫情防控、衛生醫療、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等領域加強合作,讓更多協同成果惠及群眾,共同提升民生保障力。
余紅勝指出,過去一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交流合作仍然取得良好成效,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廈門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得益于閩西南五地市的精誠合作。他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協同招商運行機制,借鑒組建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做法和“飛地經驗”,組建閩西南協同招商集團,共同研究制定區域內招商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共享機制,開展招商項目合作;二是進一步緊密閩西南區域旅游合作,借鑒“廈明山海康養卡”做法,由五地市共同發行“閩西南山海康養卡”,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構建區域內旅游業大循環。他表示,三明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更加積極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突出抓好廈明經濟合作區、廈明火炬新材料產業園、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等“一區兩園”合作載體,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更好更快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李建成表示,龍巖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確立了“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的目標定位,這既是龍巖立足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龍巖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確定的主體功能區發展定位的方向所在。近年來,龍巖立足區域分工協作,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產業和民生等各領域聯動協作,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龍巖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項目化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認真落實《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大力推進列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十四五”規劃的龍龍鐵路龍巖至武平段、龍巖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打造區域經濟分工協作新增長極,以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閩西南協同辦主任黃強匯報了第二次聯席會議以來協同發展區工作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會議審議通過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平臺建設總體方案、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十四五”重大工程清單;現場進行了合作項目簽約。(廈門日報記者 蔡鎮金 泉州晚報記者 陳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