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不讓半尺,千帆競發不落絲毫。
新征程上,惠安意氣風發,奮勇爭先,繼續書寫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守正創新,破浪篤行!惠安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創新的浪潮中揚帆奮進——相關創新項目案例和工作亮點信息累計獲各級領導批示21人次、上級表彰表揚35次,在各級刊物刊發推廣20篇次。
理論宣講,亮點頻頻。連續兩年被推薦參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泉州唯一一個連續兩年獲評全省基層特色宣講團的縣(市、區),宣講調研報告被國家發改委《發展改革參考內部信息》采用,在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榮獲省級“理論進基層示范點”,經驗做法多次被上級領導批示肯定,被中宣部黨建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省委《八閩快訊》《福建改革情況》等刊登推廣,獲評第六屆泉州市機關體制機制創新案例雙十佳案例,黨的創新理論在惠安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全媒傳播,有聲有色。《看見惠安系列海報》項目獲評2022全國地市新媒體百個優秀新聞欄目案例一等獎,宣傳部獲評2022年度泉州政務新媒體特別貢獻獎和創意傳播獎,相關經驗做法多次在省委辦公廳《八閩快訊》刊發推廣,獲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領導和福建日報社社長批示肯定,更多惠安聲音、惠安故事出現在主流媒體的首屏頭條首頁。
文化發展,碩果累累。連續兩次在全國大會上作典型發言,成功獲評“中國詩歌之鄉”和全省首批重點影視外景拍攝基地,2022年度市對縣文化產業專項績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成功獲得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競爭性分配專項補助資金700萬元,特色做法獲省委宣傳部領導批示,并獲得省委宣傳部、市文改辦通報表揚,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更加“惠民有感”。
惠女文化節活動精彩紛呈(鄧文祥 攝)
活動盛宴,遍地開花。“惠民惠安”“厝邊的藝術”“公益電影免費播映”等文化惠民活動將文化送到群眾身邊、讓藝術隨處可見;第七屆國際木偶展演活動、2023世界旅游小姐全球總決賽惠安采風活動、第二屆福建海洋文化論壇“惠女精神的時代傳承”分論壇、2023“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海洋文化年啟動儀式暨城市品牌標識發布活動、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暨惠女文化節、劃拳爭霸賽……一次次別開生面的活動盛宴,讓群眾在共享文化振興發展成果中品出“幸福味”。
世界旅游小姐游惠安,感受崇武古城魅力。(惠安縣文旅局供圖)
文明實踐,蔚然成風。“大愛清塵”塵肺病救助志愿服務項目獲評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在全省“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研討會暨“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工作推進會上作典型發言;連續兩年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勇奪全省首位,成功承辦2023年度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骨干人員培訓班并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惠安縣山霞中心小學被推薦為鄉村學校少年宮省級示范點(全省僅3個、全市唯一),文明之花處處在惠安大地盛開綻放。
高舉思想旗幟 奮進力量更強勁
學有所思,方能學有所悟、心有所信。惠安堅持把“學思想”作為首要任務貫穿主題教育始終,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舉辦縣級領導班子讀書班3期,組織開展中心組集體學習30場,形成48個調研成果,以實際行動推動主題教育入心見行。
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宣講好黨的創新理論(縣委宣傳部供圖)
理論學習常抓常新。印發進一步規范中心組學習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通報點評、列席旁聽、中心組學習“五個一”等學習制度,推動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質效大幅提升。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惠安在實踐中交出精彩的答卷。
“理論周周講”入心入腦。創新打造理論“周周講”課堂,健全縣、鎮、村、點四級理論宣講體系,推出“菜單式”理論宣講服務,形成志愿者宣講、百姓宣講、文藝宣講等28個宣講小分隊,組織開展各類宣講活動800余場,推出理論《電波課堂》45期、“云”宣講視頻20個,涌現出“田間宣講”“廊橋宣講”“古厝宣講”“漁船宣講”等一批特色宣講項目……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傳入千家萬戶,凝聚黨心民心。
思政課堂生動鮮活。深入實施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工程,積極探索“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聯通互動,構建新時代大思政“惠”體系,通過“大”思政“小”切口,激發學生愛國情、報國志。
壯大主流輿論 惠安聲音更響亮
時代的畫卷,底色是人心,關鍵在輿論。一年來,全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壯大正面主流輿論,用心用情記錄惠安的奮斗圖景和精神風貌,對外展形象,對內聚人心。
融合“全媒體”,主流輿論鞏固壯大。深度融入縣委、縣政府工作全局,在社會萬象中找到閃光點。圍繞“爭優爭先爭效”行動、“兩看三比”“四個主題年”等重點工作,開設專題專欄上百個,推出系列主題海報101張、短視頻240個、各類新聞報道6000多條,健全集中轉發推送機制,一大批反映惠安美景特色、文化民俗、創新發展的融媒精品刷屏熱傳,讓主流輿論凝聚人心,提振士氣。
推出系列主題宣傳海報
傳播“好聲音”,城市宣傳不斷出彩。創新推出“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系列人物專題報道,全網總瀏覽量超1100萬人次,引發海內外惠安人強烈共鳴;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福建日報等省級以上媒體頻頻聚焦惠安,新華社各平臺報道惠安20篇,點擊瀏覽量均破百萬;中央電視臺各平臺報道惠安18條次,《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惠安圖片新聞,省級以上主流媒體累計涉惠報道2700余篇次,大報大刊頭版頭條刊稿數量大幅提升,形成一浪高過一浪的宣傳聲勢,讓惠安的聲音更加聲遠勢強。
澎湃“正能量”,筑牢守穩安全防線。持續完善“1+N”輿情應急處置工作體系,成立縣網絡安全應急中心,配齊配強網信干部,管網治網用網水平全面提升,相關工作經驗做法獲省委改革辦領導和省委網信辦領導批示肯定,網絡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深耕文化沃土 文化惠民更有感
文化若水,潤物無聲。翻開惠安縣文化工作的成績單,折射出該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活力持續迸發,文化之美持續扮靚惠安,也進一步增強惠安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惠民服務暖心為民。“感謝厝邊的藝術!讓我們能在家門口看表演,也能上臺演出。”近日,在惠安的大街小巷,一場場文化活動接踵而至,引來喝彩連連。常態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厝邊的藝術”、公益電影免費放映等惠民活動,舉辦“世紀惠安女”攝影展、畫詩書聯展等,文化活動的半徑越來越小、服務越來越全。
水關月文化旅游節暨“海絲古地 鄉愁水關”主題活動現場(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文藝精品創作碩果盈枝。石雕作品《同心協力》獲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榮譽獎、《一箱石頭》獲首屆全國清廉戲曲獎、《惠女頌》獲省藝術節戲劇會演劇目獎、《黨群同心鑄豐碑》獲2023“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海洋文化年小戲小品展演優秀劇目獎,3人摘得福建省戲劇水仙花獎。
文化旅游產業活力迸發。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培育文化企業南王成功上市,緊緊圍繞文旅行業復興、文旅消費提升,召開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暨惠女文化節、劃拳爭霸賽等文旅活動,用好“中國詩歌之鄉”金字招牌,奏響“詩與遠方”合唱曲,拉動新消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節假日期間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屢創新高。
惠安小岞鎮舉辦魷魚文化旅游節(惠安縣文旅局供圖)
突出價值引領 文明底色更靚麗
“長者食堂”讓村里的留守老人吃上熱乎飯菜,“薯花小站”為司機、環衛人員、快遞小哥打造一個溫暖的港灣……人心向善,城市向暖,所遇皆是美好。文明,成為這座城市的溫暖底色。
村級“長者食堂”投入運營(惠安縣民政局供圖)
文明創建精細精致。實施文明創城達標提升項目11個和十大專項提升行動,組織動員大會、專題培訓、外出考察等活動,實行縣領導每月創城重點工作調度,上線“數字城管”、文明創建管理系統平臺,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和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創建效能大幅提升。
文明實踐走深走實。持續拓展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增設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景版圖200余個點定位呈現,依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000余場,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一抹志愿紅,溫暖一座城。
舉辦“惠女精神的時代傳承”論壇(汪洪波 攝)
文明培育見行見效。全力打造“好人之城”“道德之城”,精心選樹培育先進典型,推薦6人入圍第八屆泉州市道德模范(4人入選)、3人入選第五屆泉州市“新時代好少年”、2人入圍“福建好人榜”,舉辦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基層巡演、巡講活動,全縣上下形成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踏上新征程,惠安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更好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開創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文/陳秋紅 來源: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 惠安縣融媒體中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