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縣把宣傳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育人工作相結合,各級各類學校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融合黨史學習教育,突出抓好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推動全會精神在青少年群體中入腦入心。
三種形式 全員參與
聚焦全會主題、突出重點內容、體現學校特色,多形式全面、準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集中學習
各中小學校立即組織教師專題學習領會《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用百年紅色黨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激發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努力做到學有高度、要學有深度、要學有厚度。
分散學習
采用書記帶著骨干先行學、支部帶著黨員集中學、黨員帶著教師分散學、教師帶著學生做中學等形式,做到參與對象全覆蓋、教育過程全時段。
線上學習
組織教師依托“學習強國”平臺,開展主題學習。通過盤活指尖上的“微課堂”,提供“點餐式”的資源包,讓學習更具權威性、更有針對性,提升學習效果。
四個課堂 全面鋪開
在各中小學校開展“光輝歷程、再創輝煌”為主題的課程教學,精心統籌推進“百年黨史進課堂”,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進課堂,實現入腦、入心。
校長親自開設“同學中共黨史、共慶建黨百年”為主題的思政課,通過直觀的素材庫、精美的多媒體、有趣的互動性、多樣的場景式,努力為學生提供有理想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溫度的思想政治課。
班主任以“我向黨旗敬個禮”為主題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班隊會,引導少先隊員們在學黨史、知黨情、觀影劇、唱紅歌、贊英烈、談理想、敬隊禮中接受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專任教師堅持整合教材,適度拓展,以黨史重要事件為例,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以革命先烈的榜樣力量為素材,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
全體教師重視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積極探索學科課程的滲透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好《決議》這一寶貴教育資源,教育學生“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三樣載體 全程優化
各中小學校第一時間整合、優化宣傳教育形式,用活三樣載體,營造出熱烈、昂揚的學習氛圍。通過在學校廣播站開辟“百年大黨再啟航”專欄,播報權威資訊,傳達高層動態,讓師生零距離接受教育。學校開辟典型宣傳陣地,以“先鋒——黨員風采,先進——優秀典型,先導——學習標兵,先行——榜樣力量”為專欄,讓師生近距離感受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立足崗位、筑夢達美的感人故事。在校內廣泛組織開展觀看黨史影片、學唱愛國歌曲、撰寫黨史主題征文、繪制手抄報等活動活動;在校外,組織開展“小黨史講解員”、“爭做志愿小先鋒”等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關注社會、關愛他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