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新征程,新作為,向未來。
偉大成就,鼓舞人心;邁向未來,遇見美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未來發展宏偉藍圖,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關鍵在落實。泉州,民營經濟發達,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厚重,在外泉商和僑港澳臺資源優勢明顯,帶著愛拼敢贏的精神,這座極具活力創新基因的城市,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閩南網聯合策劃推出《新征程·新作為·向未來》專題報道,記者深入一線采訪,看泉州各縣(市)區、各行業、各領域如何發力、如何描繪未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泉州力量。
讓我們共赴輝煌!期待更加美好的未來!
【南安篇】
閩南網12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方博濤 文/圖)產業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根基,而工業(產業)園區是載體。
新征程、向未來,南安市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精神,深入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不斷推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提質增效。
近日,記者從南安市獲悉,2022年度南安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范圍主要為一區三園12個“四個一批”項目。
項目是全市經濟大盤支撐點和增長點,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項目作支撐。
南安市工業園區平臺同步開展招商,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入駐。截至2022年11月,除1個園區自持、2個園區未啟動招商外,已啟動招商的9個“四個一批”園區合計招引企業386家簽訂正式合同,招商面積81.91萬㎡。
數字化衛浴產業園區航拍圖
數字化衛浴產業園 高端、多元、補鏈、強鏈
眾所周知,南安是工業大市,培育發展石材、水暖廚衛、機械裝備、日用輕工、電子信息等一批產業集群,支撐帶動1500多億元的經濟總量。
其中,南安擁有中國最大的水暖廚衛生產基地和營銷中心。在打造水暖廚衛產業鏈方面,南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九牧集團的帶動引領作用,穿點成線、成片聯動,簽約落地恒潤高科衛浴產業園、云科衛浴直播園等項目,打造“1+6”產業生態走廊,“1”即以九牧工業園為龍頭帶動,“6”即連片規劃建設數字化衛浴產業園、奧飛智能衛浴產業園、恒潤高科衛浴產業園、萬洋智慧廚衛產業園、云科衛浴直播園、民生電商物業園等6個專業型、配套型小微產業園,總占地面積2137畝,逐步形成產銷研一體化的產業生態走廊。
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化衛浴產業園位于南安市美林街道扶茂工業區。南安市園區集團相關工作人員王冬梅介紹,數字化衛浴產業園作為福建省、泉州市重點項目,南安市試點項目,規劃用地271畝,系園區集團購置盤活的不良資產包,實施利舊建新和規劃增容,采取“國企投建營一體化”開發模式,引入運營團隊招商運營。
在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王冬梅介紹,該中心系南安市數字化衛浴產業園與產業生態走廊生產服務配套設施,于12月中旬投入使用,這里呈現出一派現代并富有科技感的設計場景,由產業展示、商務配套、企業服務、商務洽談四個分區及智慧園區駕駛艙、衛浴產業數字化展示中心、創新驛站、黨群活動室、人才驛站等19個配套項目組合而成,用于對內服務入園企業,對外服務產業生態走廊沿線6個小微產業園、九牧集團以及周邊中小微企業,實現“辦事不出園區”,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
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里的沙盤展示
據了解,園區按照“政府管理+公司運作”模式,持續探索實踐“國有企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業運營商”多種組合的混合所有制開發模式和國有企業實施開展園區智慧化物業管理運營模式,并推行規劃、招商、管理、配套、服務“五統一”機制。定位為數字化、高端化、多元化“補鏈、強鏈”陶瓷衛浴生產型園區。以陶瓷生產線為核心,重點招引陶瓷自動化生產線及廚衛陶瓷配套的制造企業。
航拍聯東U谷·南安智能制造產業園
智能制造產業園 電子技術企業的落地港灣
除水暖廚衛產業外,電子信息產業也是南安工業產值“大戶”,每年產值約200億元。
聯東U谷·南安智能制造產業園位于南安市霞美鎮的光伏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該基地是科技部“國家光電信息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合作基地”,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實施單位。
聯東U谷·南安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中
聯東金泉實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王仁杰介紹,聯東U谷·南安智能園項目系福建省重點項目,總投資10億元。總占地面積151畝,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產業定位為智能制造、機械裝備及電子信息,將打造南安市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聯東U谷·南安智能制造產業園效果圖
王仁杰介紹,當地有1800多家電子信息類的小微企業,主要生產對講機等電子設備。“我們的項目采取邊建設邊招商的模式,一期已簽約60%以上。投產后,能創造2000個以上就業崗位,年產值超過12個億。”
由于項目地處霞美鎮,地段好,周邊生活配套方便,項目根據每個地方的特點設置配套,園區配備物業管理,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