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集團涅槃
北京和君三度注資2.13億元,入主該集團
編者按:重整對瀕臨破產且又存在一定優勢的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合理有效地解決企業的債務問題,還能使具有重生價值的企業優勢得以最大程度地再生利用。本報經濟版于2015年12月22日,2016年7月23日、7月25日、10月28日陸續刊登報道,持續關注我省民營經濟重鎮泉州積極推廣民企重整模式的有效做法。隨著安溪鐵觀音集團與安溪茶廠兩家公司的重整宣告成功,泉州民企重整第二例已然誕生。同時,中宇建材集團,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喜得龍(中國)有限公司等泉州民企紛紛進入重整程序、本報將持續關注。
繼諾奇成功重組之后,泉州民企界第二例重組邁出實質性一步。
10月31日上午,泉州市中級法院在安溪主持召開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福建省安溪茶廠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會議對鐵觀音集團及安溪茶廠的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最終重整計劃草案獲大多數債權人的支持并通過。此舉宣告安溪鐵觀音集團與安溪茶廠兩家公司歷時近10個月的重整程序終獲成功。
據了解,重整計劃草案經該次會議通過后,將由泉州中院依法審查后裁定批準,并終結重整程序。經裁定批準后的重整計劃,對全體出資人、債權人和重組方均有約束力:重組方北京和君三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以2.13億元增資入股鐵觀音集團,并獲得相應股權,成為鐵觀音集團絕對控股股東,增資款將為兩個公司清償債務,此外還將提供數目可觀的后續經營資金;鐵觀音集團及安溪茶廠將在管理人的監督下執行重整計劃,對已申報的債權將于6個月內分批清償到位;而按計劃減免的債務,兩公司不再承擔清償責任。該重整計劃意味著鐵觀音集團將涅槃重生,重歸業界龍頭地位。
經營困境,政府啟動重整程序
安溪鐵觀音集團是全國茶行業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烏龍茶精制加工、技術研究、產品質量與安全檢測、品牌建設等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其全資子公司安溪茶廠前身為國營安溪茶廠,創辦于1952年,是國內最早的國營茶廠之一。
近年來,安溪鐵觀音集團先后投入數億元資金啟動上市計劃,但由于國家政策變化、企業經營困境等原因,2013年初,集團終止上市計劃。此后又受到消費環境和市場調整等因素影響,公司資金周轉陷入困境。特別是集團因為為關聯方提供擔保,主債務人陷入困境等原因,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
安溪鐵觀音集團陷入困境后,泉州、安溪兩級政府多次就企業債務危機化解與脫困工作召開專題會議。泉州市市直管理部門與安溪縣政府牽頭成立清算組,并吸收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作為清算組成員負責法律專業事務。清算組成立后,對安溪鐵觀音集團采取多種幫扶措施,為其適用重整程序化解債務危機贏得時間。
今年1月14日,泉州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安溪鐵觀音集團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鐵觀音集團清算組擔任鐵觀音集團管理人,負責鐵觀音集團的各項重整工作,為引進重組方及重整成功奠定基礎。
群雄逐鹿,和君集團脫穎而出
今年4月20日,管理人發布遴選重組方公告后,共有10家公司表達投資意愿,7家公司在5月31日前按要求提交了重組方案。經遴選,管理人確定和君集團有限公司為重組方。和君集團在多家意向投資人中脫穎而出,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兩家公司重整案件的普通債權清償率。
據了解,和君集團是中國本土最大的綜合性咨詢公司,擁有咨詢(企業頂層設計與綜合運營管理)、資本(投融資、市值管理、產融互動)和商學(創新商學理論、人才培養體系、持續不斷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供應)的豐富資源,其核心優勢是跨行業、跨專業、跨領域的綜合能力和相應的高質量運營人才團隊,不但擁有產業發展全局觀,而且能實際操盤運營,有利于在當下產業轉型的格局中實現彎道超車。
和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君集團接手鐵觀音集團后,將利用安溪鐵觀音集團的龍頭地位以及不可復制的原產地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品牌優勢,與和君集團的智力優勢、渠道資源及新營銷平臺模式相融合,實現優勢互補。通過品牌文化內涵深度的挖掘和品牌影響力廣度的傳播,來構建高效的經營平臺。安溪鐵觀音集團的未來發展,將在做強鐵觀音品牌資產的基礎上,發展以茶為核心的消費品類,在豐富的產業鏈上游資源和終端消費群的支撐下,以廣泛的人才合作和創新孵化為核心手段,增強產業縱深發展和盈利能力。“品牌先導+區域整合+創新轉型”,將成為安溪鐵觀音集團新的發展之路。(記者何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