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將文化屬性與多元形式結合,既推動茶文化傳播,又能激發青少年探索茶世界的興趣。”倫敦時間5月13日,倫敦工藝周中國國家館“下午茶”活動在駐英大使館新館(原倫敦皇家造幣廠)舉行。這場融合茶會與新書發布會的文化盛事,以“茶”為紐帶串聯起東西方文明對話,獲得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伊恩?吉布斯高度評價。
倫敦工藝周自201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手工藝文化活動之一。工藝周每年初夏在倫敦舉辦,自首屆手工藝周至今,中國已經連續11年參展。今年倫敦工藝周中國國家館以“天工開物”為主題,展覽包括“天工開物中國工藝精品展”“媽媽的針線活”“安溪鐵觀音: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三大單元。作為安溪縣精心策劃的重要環節,“下午茶”活動吸引中外領導嘉賓、茶企代表、中英新聞媒體記者、出版界、藝術界人士、茶文化愛好者、英國市民等等百余人共品茶香,見證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
安溪鐵觀音“香”約英倫“下午茶”
當天下午,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肖印章率領的代表團,攜手八馬、興溪、魏蔭和兩固等4家茶企,為倫敦各界朋友和廣大市民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下午茶”活動。
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李立言、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伊恩·吉布思等嘉賓參加倫敦工藝周中國國家館“下午茶”活動。
肖印章在致辭中表示,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安溪已經把鐵觀音發展成為中國茶葉第一品牌,成為中國茶的代表性符號。而英國是茶葉消費大國,也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傳播地。期待以茶為媒,讓鐵觀音的迷人茶香,浸潤英國友人的生活;以茶為介,讓中國傳統茶文化與英倫下午茶文化互鑒共榮,書寫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李立言表示,越來越多的中英兩國人士通過茶建立聯系,分享彼此的觀點、故事和傳統。這些交流有助于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此次借“國際茶日”契機相聚,正是以安溪鐵觀音為窗口,透過這一片“東方樹葉”,向世界展現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專題講座”中,縣茶業發展中心主任林清杰以歷史脈絡為軸,從安溪種茶的歷史記載,到宋元時期茶葉隨海上絲綢之路遠渡重洋的歷程,再到獲得茶界“雙世遺”殊榮,系統解讀了安溪茶產業與文化的千年積淀。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與生動案例的講述,現場觀眾得以窺見安溪如何從閩南山區發展成為“世界名茶之鄉”,深刻體會到一片茶葉背后所承載的自然稟賦、人文精神與時代變遷。隨后的烏龍茶制作技藝演示與安溪茶藝表演,更將茶韻魅力推向高潮。
“鐵觀音一種非常獨特的茶,翻譯成英文,它叫作Goddess of Mercy Tea——慈悲女神的茶,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英中貿易協會執行總裁白麗莎表達了對安溪茶鄉的向往,期待親赴茶鄉感受千年茶文化,體驗安溪美麗的自然風光。
“兩年前,我有幸訪問了安溪縣,親身領略了那里美妙的茶葉、文化和熱情好客,那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伊恩·吉布斯表示,鐵觀音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詩意,而這種茶也正如其名——細膩而醇厚,令人身心放松,又充滿活力。英國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人們對特色茶和優質茶的興趣日益濃厚,尤其是那些具有豐富的原產地故事、健康益處和正宗生產方法的茶葉。安溪烏龍茶完美契合了這一趨勢,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鐵觀音贊不絕口。
在此前召開的倫敦工藝周新聞吹風會上,縣長劉永強通過視頻,向中外媒體記者介紹了安溪縣情和安溪茶業發展情況,吸引了中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活動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歐洲時報、中華時報、經濟觀察報等幾十家中外媒體紛紛聚焦報道,盛贊安溪茶業以創新為驅動,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積極擁抱現代科技與多元文化,逐步邁向世界舞臺中央。
自2023年5月啟動“品牌興茶行動計劃”以來,安溪鐵觀音的茶香已飄遍國內外多個城市,一場場專場推介活動不斷擦亮品牌名片。此次“下午茶”活動,將品牌推廣的版圖拓展至歐洲,為安溪鐵觀音國際化征程寫下嶄新篇章。
茶香飄進繪本安溪鐵觀音乘繪本“出海”
活動現場,以表現安溪鐵觀音制作工藝為題材的英文版茶繪本《老虎,別怕》全球首發。
發布英文版《老虎,別怕》
《老虎,別怕》是一部充滿溫情與奇幻色彩的繪本作品,中文原版繪本在中國備受好評,不僅生動展現了做茶的樂趣,也體現了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頌揚了茶連人心的力量。作者馬岱姝因一次安溪之行,被安溪的茶文化、自然景觀與鄉土人情深深觸動。
在安溪,馬岱姝親歷了采茶、制茶的傳統工序,感受了茶山的靜謐與村落的煙火氣息,聽聞了老一輩關于野生華南虎的傳說。這些真實體驗與想象交織,催生了主人公“小夏”與“老虎”的故事——一個關于勇氣、陪伴與自然敬畏的童話,既承載著安溪的地域文化特質,也將東方茶文化的“和”與“善”融入童真敘事。
馬岱姝這份充滿地域溫度的創作,為文化傳播提供了生動范本。為探索建立講好中國故事的新機制,在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協作下,由英國后浪出版公司發起,旨在面向全球優秀插畫師、藝術院校以及出版機構的“后浪全球插畫獎”也在《老虎,別怕》英文版首發儀式上設立,主題為Time For Tea(茶之時)的首屆作品征集同時發布。
據悉,首屆“后浪全球插畫獎”獲獎者將有機會受邀到安溪采風,以“安溪故事”或“在安溪的故事”為切入點創作,展現安溪歷史、人文、生態及土地上的人民與茶葉共生共融等元素的原創插畫或者繪本故事,以繪本藝術為載體、以創新的形式讓安溪和世界的鏈接有更多的可能和渠道。
“對于整個出版行業來說,支持并推廣有才能的藝術家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去發掘和培養新生代創作者。”英國后浪出版公司董事總經理艾瑪·霍普金艾瑪·霍普金表示,通過設立這個獎項,不僅有機會在世界范圍內找到最有潛力的藝術新秀,也可以進一步深化后浪與安溪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
作為鐵觀音的故鄉,安溪縣始終致力于將茶產業與文化傳播深度融合。此次全球首發的《老虎,別怕》英文版繪本,正是源于安溪的山水靈韻與制茶智慧。“無論是茶園里傳統工序,還是古祠堂里‘落葉歸根’的宗族記憶,或是鐵路橋下漫天飛舞的螢火蟲,書中的每一幀畫面,都流淌著安溪茶鄉的獨特基因。當英國讀者翻開書頁,指尖觸碰的不僅是充滿東方美學的水墨插畫,更是千年茶鄉的人文脈絡與自然密碼。”縣委宣傳部三級調研員、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謝文哲表示,這種以繪本為載體的“軟傳播”,讓安溪的茶香跨越語言障礙,在異國讀者心中勾勒出一片充滿詩意的東方沃土。
跨海“筑橋”安溪鐵觀音再續中英“茶緣”
在深化中英茶文化交流與產業合作的重要節點,安溪縣再添新動作——由安溪縣與臨江宴藝術中心聯合打造的中國茶文化安溪鐵觀音英國推廣中心,在活動期間正式揭牌成立。這一平臺的落地,標志著安溪鐵觀音在英國市場的文化傳播與貿易拓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制茶工藝展示
臨江宴藝術中心是一家以美景、美食、美麗藝展相伴為特色的藝術體驗餐廳,消費者可以在此品飲一杯具有“蘭花香”“觀音韻”的安溪鐵觀音,欣賞到精彩的安溪茶藝表演。
“來自安溪縣的八馬、興溪、魏蔭、兩固等4家鐵觀音企業已先期進駐推廣中心,部分產品上架銷售。”英國中國投資者協會負責人夏彬介紹,經過雙方的溝通了解和實地考察,成立了中國茶文化安溪鐵觀音英國推廣中心,搭建起了一座中英茶文化交流的橋梁。同時,將進一步探討建立合作機制,助力“中國產茶第一縣”安溪開拓英國市場。
安溪代表團此次在英期間,還與國際茶葉委員會、英國中國投資者協會、英國后浪出版公司等廣泛交流,就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在英國的宣傳推廣、茶葉貿易達成合作協議;還走訪考察川寧(Twinings)和福南梅森(Fortnum&Mason)等英國茶企,為安溪茶企與英國本土茶企搭建了面對面交流的橋梁,促成了兩固茗茶與婉玲茶苑簽訂合作協議。
早在十七世紀,安溪茶葉就通過泉州港、廈門港與英國及世界各地建立起密切的貿易關系。安溪代表團的此次走訪,既是對歷史貿易脈絡的延續,更是對新時代中英茶產業合作的開拓,為今后安溪鐵觀音再次深度融入英國乃至歐洲市場,實現品牌價值躍升奠定堅實基礎。
茶,創造了健康、優雅、時尚的生活方式。業內人士指出,隸屬世界遺產城市泉州的安溪縣,此次赴倫敦工藝周舉辦中國國家館“下午茶”活動,是泉州市打造“世遺泉州 時尚之都”的“安溪動作”,展示了泉州強大茶產業根基與深厚文化底蘊。安溪縣與英國各方達成了協議,由此建立合作,將引入全球優質資源,吸引更多熱愛生活的人們,為泉州“時尚之都”建設助力。
據悉,本次活動以“安溪鐵觀音: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為主題,由中國《藝術與設計》雜志社和安溪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縣農業農村局、縣茶葉發展中心和英國后浪出版公司承辦,旨在傳播中國茶文化,促進中英茶葉貿易與文化交流。(記者黃梁山/文 謝文哲/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