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與青春熱血摩擦碰撞,展現新一代高甲戲演員的精妙技藝和青春活力,由安溪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文體旅局攜手縣高甲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精心打造的青春版高甲戲《白蛇傳》在安溪縣影劇院舉行首演儀式并演出。
演出現場。劉伯怡/攝
弘揚戲曲文化,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邱志民致辭,他表示,希望能持續通過以賽促學、增強技能,校團合作、專家教學等形式,培育壯大戲曲表演人才隊伍,為戲曲文化的傳承創造更優條件、提供更多支持,讓安溪高甲戲這一藝苑瑰寶后繼有人、生生不息。希望各位青年演員們當好戲曲的傳承人,堅守藝術理想,將青春熱血與戲曲藝術相融合,深入挖掘茶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創作出更多優秀精品劇、講好講活安溪故事。希望在座的青年朋友們當好戲曲的推介官,在沉浸式體驗《白蛇傳》中,用心感悟中華傳統戲曲的博大精深和底蘊風采,多向各地青年朋友推介高甲戲。
演出從白蛇與許仙的相遇開始,白蛇化身為美麗的女子,與許仙在湖邊相遇……演員們通過細膩的表情和動作,將每一個場景演繹得栩栩如生,深深打動了現場的觀眾,大家時而為白蛇與許仙的愛情故事感動,時而為法海的執著堅守感到敬佩。演出結束后,觀眾們在現場熱烈討論著劇情和演員的表演,紛紛表示這次觀看青春版《白蛇傳》是一次難忘的藝術體驗。
記者了解到,此次青春版高甲戲《白蛇傳》主要由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青年演職員擔綱主演,不僅全面展示青年演職員的實力和才華,也為傳統高甲戲文化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1992年,安溪縣高甲戲劇團首屆戲曲班移植創作《白蛇傳》,在閩南地區產生了一定影響力。
此次重排青春版高甲戲《白蛇傳》,邀請到了福建京劇院藝術指導、金牌武生阮學東擔任導演,泉州市南音樂團原團長尤春成擔任方言改編和道白指導,老團友柯長泰擔任作曲和唱腔指導,劇團多名藝術骨干甘擔配角或幕后工作。同時,此次青春版《白蛇傳》從司鼓、主樂到主要演員、配角,全部由00后青年演員擔任,以青春熱情和精湛技藝重新演繹這一經典傳奇。本次首演后,劇團還將深入鄉村、社區及校園開展惠民演出,為廣大茶鄉群眾展現充滿青春活力的《白蛇傳》,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黃如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