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茶香,穿越上千年,牽引兩國對話。正值第四個“國際茶日”之際,茶界風云再起。5月24日,安溪縣品牌興茶行動計劃之鐵觀音“‘香’約羅馬 共享農遺”活動在羅馬舉辦。意大利各界朋友、華人華僑和中國駐意使節共聚一堂,以茶為媒,共敘友情。
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大使廣德福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的茶產量約占全球茶產量的半壁江山,茶產業對脫貧攻堅、對小農戶致富至關重要,安溪鐵觀音一片茶葉變成金葉,造福一方使安溪從中國貧困縣成為百強縣,安溪鐵觀音的質量標準、全產業鏈生產管理及其生態環境在世界茶業界樹立一個典范。
意大利前總理府部長會議主席卡羅·卡普里亞發表致辭。他首先代表意大利國際茶文化發展基金會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朋友。他說,中國和意大利的交流合作源于2000多年前,有句古話叫“條條大道通羅馬”,中國和意大利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通過茶文化交流與溝通,將創造兩國合作共贏的局面。
意大利朗格羅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園景觀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主任羅伯特·塞拉托表示,中意茶酒進行世遺結對是雙方合作的里程碑,因為它代表著雙方的燦爛文化還有和平的標記,一定會為中意之后的合作繼續添磚加瓦。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科學咨詢小組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先德在致辭中表示,安溪鐵觀音值得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光榮的稱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夠認識它、了解它、都能夠品嘗到“能喝的香水”的滋味,希望通過這個機會,推動安溪鐵觀音和意大利葡萄酒結成對子,開展互往和深入交流,讓兩國人民和消費者通過品茶、飲酒獲得健康、知識和快樂。
安溪縣委常委、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肖印章在座談會上致辭。他表示,安溪縣是千年古縣、著名僑鄉,是中國茶都、世界藤鐵工藝之都,中意同屬文明古國,古老的絲綢之路將兩國緊密相連,此次中意茶酒文化推廣戰略合作等一系列活動,讓中意文化再次交融,讓中意友誼更加多彩。
活動中,安溪縣茶管委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特征。同時,八馬茶業與意大利朗格羅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園景觀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簽訂共建中意茶酒文化推廣中心合作協議;華祥苑茶業與意大利國際茶文化發展基金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成立華祥苑鐵觀音國繽茶意大利營銷中心。
期間,與會人員還開展品鑒安溪鐵觀音,觀賞茶藝表演、中國傳統書法、國畫表演等交流活動,各國嘉賓一邊品味安溪鐵觀音的茶香悠遠,一邊感受源自中國百年制茶世家的深厚底蘊。
據悉,“安溪鐵觀音農遺‘香’約羅馬”是安溪縣品牌興茶行動計劃的海外推廣活動之一,旨在推動中意茶酒世界遺產地的交流合作,加快安溪鐵觀音走出海外步伐,助推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和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林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