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9日訊(通訊員 周世冰 朱鮮艷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吃魚了嗎?野生鮮活、現撈現殺、免費供應的那種!5月14日,午餐時間,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南、中、北區三個食堂同時上了兩道特別佳肴——味鮮肉美的清蒸魚和紅燒魚,請師生們品嘗。這批重達300多斤的活魚來自該校浮光躍金的絕美棲霞湖,“感覺很妙,誰能想到,竟然還有吃上自‘嘉’魚的一天!”人文與傳播學院學子檀欣怡在南區食堂選嘗了清蒸魚,并第一時間和親友分享,“我朋友也覺得神奇,驚呼,你們學校還挺會!”
300多斤活魚多為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南鯽、吳郭魚等。這種魚長得有點像被壓扁的橄欖球,腦袋不大不小,魚眼睛呈現一副“仰望星空”的樣子。據該校資產與后勤管理部介紹,從5月13日開始,他們分兩天,組織5名工人,采用拉網的方式,完成首次活魚捕撈活動。“往年盛夏,在治理棲霞湖水域時,倒是發現了不少因高溫缺氧而死去的魚。”資產與后勤管理部表示,在評測水質和活魚抽檢之后,學校決定在盛夏來臨之前,實施活魚捕撈,并直供食堂,全“嘉”共享魚宴。
值得一提的是,棲霞湖的魚純屬野生,并非有意投放。作為水中大胃王,羅非魚在水中有什么吃什么,不管是浮游生物還是底棲生物,都能拆吃入腹。吃得多、長得快、繁殖能力開掛、還能適應各種環境是羅非魚的突出特點。另外,從食客的角度看,這也是一種肉質細嫩、無肌間小刺、紅燒清蒸都味道俱佳的魚。“我覺得很好吃,不愧是現撈活魚,很鮮美。”檀欣怡說,期待下次捕撈,也希望學校投放一批大肥魚。
當天午餐時間,三個餐廳的指定窗口前都排起了長隊,清蒸羅非魚還是紅燒羅非魚,任君選嘗。按提示,每人可領1份魚,兩種口味均想品嘗者可各1份。當然,300多斤活魚說少不少,說多……那真是也不多!三個食堂都在極短時間內告罄:“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有緣下次再‘魚’你相約”。不過,對師生們來說,不管是吃到了的,還是沒能吃上的,他們都感受到了同樣的“鮮”——要么是魚味兒鮮,要么是感覺鮮,有學生還因此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我就知道,嘉庚學院從來不養‘閑魚’!”
作為嘉庚學院校園里的著名一景,棲霞湖的美早已突破邊界,從景色美再上滋味美賽道——繼湖面的鵝請吃炒鵝蛋之后,水中的魚也實現了首次上桌活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