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2日訊(通訊員 朱曉敏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為推動富美新農村建設,提升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景觀質量。近日,云霄縣東廈鎮聯合縣海洋與漁業局、紅樹林管理局及漳州海警云霄工作站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深入開展漳江口海域超規劃養殖清退專項行動。
全面摸排,登記造冊。工作組對海域生蠔吊養分布、養殖戶信息進行精準測繪造冊,擬定分區分期清理方案,鎖定首批需清理海域46.36公頃。做細做實群眾思想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規,深入宣傳、發動、引導漁民主動配合,累計逐戶發放整改通知83份,確保有序推進超規劃養殖清退專項行動。
集中清理,靶向攻堅。堅持把“海陸空”立體化攻堅作為海域超規劃養殖清退的破題之鑰,采用“海上割纜、岸上回收、集中清運”一體化治理模式,對海域歷史遺留和新增違規吊養設施進行“拉網式”清理,累計調用作業人員120人次,執法船只16艘次,車輛22車次,挖掘機1部,清理海域吊養區69900平方米,順利完成階段性工作目標。
動態跟蹤,長效管護。全面構建“人防+技防”長效管護體系,以“建好一支隊伍、用好一個平臺、完善一個機制”為抓手,成立以鄉鎮船管員為主體的“護海巡邏隊”,實行月、季度巡查制度,及時上報異常情況;依托“海上漳州”平臺,實時監控防范相關海域違規吊養回潮;實施鎮村聯動機制,集結鎮村力量強化重點區域的巡查管控力度,及時發現和清退違規養殖行為。
下階段,東廈鎮將緊緊圍繞上級有關部門工作部署要求,聚焦“防反彈、促長效、惠民生”目標導向,以“鏈條管控、要素保障、產業轉型”為抓手,推動整治工作實現從“攻堅清理”向“長效治理”轉變,奮力書寫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東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