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6日訊(通訊員 陳雪濱 尤惠榮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自“福建土樓(南靖)520文化旅游圈”品牌發布以來,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景區熱度持續攀升。隨著“五一”假期的到來,景區民宿預訂率已超75%,預計迎來客流高峰。景區全新上線的“電指紋識別技術”智慧用電管理系統,將為游客帶來更安心的游覽體驗。
為筑牢土樓用電安全防線,近日,國網南靖縣供電公司對20座世遺土樓群的電表箱和線路進行全面規范升級,不僅將傳統電表箱遷移至土樓外墻,設置落地式電表柜,還采用阻燃銅芯電線重新敷設,解決私拉亂接等問題,實現一戶一表精細化管理。國網南靖縣供電公司書洋鎮供電所副所長吳琪介紹說,“依托‘電指紋識別技術’,系統能提取用電設備負荷特征,與大數據模型比對,精準識別違規用電行為,一旦發現電動車違規充電、大功率電器超負荷運行等異常,立即預警并遠程斷電。目前,電力隱患排查治理時長縮短約50%,成功為土樓筑起‘數字防火墻’。”
此外,南靖縣土樓管委會聯合消防部門,在電表后加裝搭載“電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用電管理系統。該系統可實時監測分析用電數據,智能識別樓民用電特性,一旦檢測到異常用電情況,便立即預警并自動切斷電源,全方位保障土樓消防安全。“以前總擔心線路問題引發火災,現在有了這個智能系統,土樓用電安心多了,我們也踏實多了。游客來了,也夸我們這安全又貼心。”坎下村村民簡榮鐘說。
南靖縣土樓管理委員會文??曝撠熑藙㈠\彬介紹說,南靖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和歷史記憶,土木結構的土樓最為怕火,以前主要依靠人工對土樓進行巡視檢查,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遺漏檢查的盲區。投入智慧用電管理設備后,一旦觸發預警,可以第一時間聯動村委會、電力、消防、公安等各部門,快速到現場處理電氣火災隱患,形成了“土樓安全共治模式”,讓土樓安全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通過一系列防火升級舉措,南靖土樓實現了文物保護與旅游服務的良性互動,既守護了千年古建筑的安全,也為游客營造了更安全、舒適的游覽環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