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0日訊(通訊員 蔡斌豪 吳坤 王燕梅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今年4月,漳浦縣“石榴填鴨肝”納入2024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單后,時隔4個月,“石榴填鴨”也正式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至此“石榴填鴨”又添一塊“國字號”金招牌。
許竹煌作為首批加入漳浦縣石榴鎮填鴨產業協會會員,也是該協會的副會長,許竹煌帶頭按照協會對填鴨質量要求,精選了養殖70天的優質填鴨品種,再進行為期25天左右的喂養,最后制作成成品填鴨銷售,推出五香味、蒜蓉味、熏味等不同口味的填鴨供客戶選擇。據許竹煌介紹,制作技藝較好的填鴨店,一天賣30只左右,一年可以賣1.3萬只,銷售額約300萬元。
為進一步規范和促進石榴填鴨的產業發展,漳浦縣石榴填鴨產業協會成立后就嚴格把關生鴨的喂養填飼時間、熟鴨的制作工藝等關鍵環節,建立石榴填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同時,該協會通過參加各地美食節、線上帶貨等形式,將石榴填鴨遠銷全國各地,著力打響石榴填鴨品牌。
“我們積極參與漳州市首屆美食文化節、漳州市第二屆閩臺美食文化節,以及漳浦縣舉辦的石榴填鴨文化節等活動,同時到山東濟南參加全國名特優新產銷對接活動。”漳浦縣石榴填鴨產業協會秘書長許偉鴻說,此外,通過網上渠道銷售、與各地商會對接合作等形式,將石榴填鴨銷售到北京、上海、安徽、山東等地。
石榴填鴨作為漳浦縣傳統美食,歷史悠久。如今,石榴填鴨走出漳浦,榮登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榜單,其獨特風味風靡大江南北,遠銷海內外,全國擁有門店800余家,帶動了近2000人就業,填鴨年出欄160萬羽,年產值超8億元。
許偉鴻表示,此次“石榴填鴨”入選“全國名特優農產品”名錄,對推動漳浦縣石榴填鴨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將進一步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