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7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惠容 文/圖)9月16日,“月是故鄉明”——2024海峽兩岸(漳州)中秋晚會在漳州碧湖生態公園圓滿舉行。
本場晚會延續去年“月是故鄉明”的主題,分為“故鄉明月”“天涯此時”“盛世團圓”三個篇章,對“圓”這一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生活哲學進行深層次挖掘和演繹,同時結合漳州所在地文化特色、發展成就、兩岸融合圖景,運用器樂、歌唱、舞蹈、訪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將中秋所蘊含的傳統習俗、鄉愁思念和家國情懷融為一體,呈現出田園都市、濱海古城的漳州城市形象,讓人充分感受到古城的中國風、兩岸情、閩南韻。
以自然景觀為舞臺 妙現“湖上生明月”
中秋,是中國人與月亮數千年來的相思之約、團圓之會。無論是習俗、美食,都體現著中國人風雅的生活美學,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這成為本場晚會的美學立足點。
在舞美設計上,創作團隊以“圓月、回家”為設計理念,充分體現漳州這一“水上之城”的特質:將舞臺搭建在漳州碧湖生態公園湖中央,依托公園清新優美開闊的景觀,打開360度的全方位視覺審美效果,通過“湖中映月”的舞臺設計,配合多層次水幕成像和投影技術,創造出唯美空靈、意韻悠遠的情境氛圍,為觀眾獻上一場極具國風之美的演出。
傳統文化創新表達 呈新國風盛宴
漳州籍鋼琴家阮揚揚與臺灣小提琴家康妮·媚(Connie Mae)一曲詠月二重奏《勝利》,以磅礴熱烈的氣勢在一開場便引燃了觀眾的熱情,訴出了“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的漳州開放包容、敢為天下先的氣魄。
隨后,男中音歌唱家孫礫與女高音歌唱家呂薇一同高歌,開啟對親情的詠嘆;臺灣女歌手潘美辰攜其成名曲《我想有個家》現身,她清冷但極具穿透力的嗓音,引人生出念念家園的情思;融漳州書畫之美和傳統龍人古琴技藝的舞蹈表演《墨韻詩情》,營造出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古典動人情境。
在本場晚會上,《長安三萬里》中李白的配音演員凌振赫也應邀出席,以壯闊的豪情再次演繹了劇中那一場瑰麗絢爛的縱情吟詠,帶給全場觀眾酣暢淋漓的心靈體驗。
“臺灣地區民謠之父”胡德夫與華安高山族小朋友一起演繹了經典詩歌《回鄉偶書》,唱出了兩岸中國人血脈里永恒的鄉愁。
通過深入挖掘中秋佳節的文化內涵和漳州的人文特色,并予以時尚新演繹,本場中秋晚會打造出了一場極有閩南地域色彩的新國風文化盛宴。
以家國情懷為底色 繪“大團圓”盛景
漳州是臺胞主要祖籍地。漳臺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間信仰和文化習俗。近年來,漳州突出漳臺“五大板塊”融合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力促兩岸同胞走近走親。
晚會上,泉州籍音樂人楊宗南攜女兒劉姿孜登臺,演繹了自己作曲、臺灣詞作家方文山填詞的《我們同唱一首歌》,唱出了跨越海峽的眷念情深;閩南語歌手林偉龍與金水合作的《逗陣來漳州》,唱出了田園都市、濱海古城漳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優以及熱情開放的城市品格。
除了對漳州原鄉自然經濟人文的展陳,今年的海峽兩岸中秋晚會也有對時事熱點的呈現,將思念團圓和家國情懷集于一體。
巴黎奧運會競技體操女子高低杠項目的亞軍邱祺緣,和她的啟蒙教練魏如彬、國家隊教練劉濤,以及東京奧運會帆板女子RSX冠軍盧云秀,出席了本場晚會,向現場觀眾派送閩南特色月餅,收獲掌聲如潮。
今年是福建對口支援西藏30周年,也是對口支援新疆25周年。本場晚會上,漳州籍援藏、援疆干部代表和他們不遠萬里從西藏、新疆趕來的朋友們分享了各自親歷的山海情深。
團圓是中秋的主旋律。但中國人向往的團圓,不僅是小家的聚首,更是整個華夏的國泰民安。壓軸登場的實力唱將、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一曲《盛世中國》,唱出了煙火人間里的中華盛景,唱出了民心所盼——民富國強、中華復興。
據悉,“月是故鄉明”2024海峽兩岸(漳州)中秋晚會由漳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共同主辦,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政府、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漳州市漳臺交流協會共同承辦,漳州電視臺、漳州市金盾城市服務集團為執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