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2日訊(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烏山景區位于漳州南部,與云霄、詔安、常山開發區多縣(區)交界,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同時,身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烏山,素有“閩南革命搖籃”之稱,是原中共閩南地委機關所在地。
漳州市人大代表吳茂坤、羅鳳蘭介紹,2010年以來,詔安、常山和云霄三縣(區)也在不同程度對烏山進行開發,但是當前的開發步伐依舊緩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可以總結概括為以下幾點:
首先,烏山地域廣,涉及詔安、云霄、常山、平和等多個縣(區),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巨大,導致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各縣(區)分割管轄,旅游資源沒能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其次,內部基礎設施條件落后,供水、供電能力低下,缺乏環境整治和保護設施;“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里,食、住、娛和購這四方面較為落后,缺乏高端的民宿酒店、美食和演藝產品;最后,大烏山景區可通達性差,大多數區域沒有專供游人用的步道,沒有旅游聚散場地,旅游大巴無法直接大批量輸送游客。
烏山風景區體量大,天賦好,含義深,這樣好的資源不應該被浪費,為解決這些問題,吳茂坤、羅鳳蘭建議:
一方面,成立大烏山景區開發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由漳州市文旅局和各縣抽調分管領導負責統籌協調,統一規劃,招引社會資金投資開發,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打造集回歸大自然和革命傳統教育于一體的旅游勝地,進一步提升“閩南井岡山”知名度、美譽度。
另一方面,要在景區可進入性上下足功夫,盡早打通游客進入烏山的最后一道屏障;建設大烏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烏山停車場,開發精品游覽路線,吸引旅行社帶團旅游;串點成線,將詔安紅星鄉青梅嶺,常山紅竹尖、烏山天池和云霄通貝烏山串聯成精品旅游路線。
同時,需加大旅游配套,促進烏山景區附近食住行游購娛產業興旺發達;支持發展精品民宿、高端酒店和烏山演藝事業。
最后,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環境和生態保護,沒過環境關就不能上項目,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