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民眾頭戴面具
樸槿惠眾叛親離悲劇幾乎不可避免
歷史如此相似,如今樸槿惠又一次遭遇父親樸正熙當年的眾叛親離:在野黨借機打擊樸槿惠及新國家黨;而在新國家黨內部,其他被打壓的派系也在趁此反擊樸槿惠系;甚至在樸槿惠系內部,也有人撇清關系,以保護自己的政治生命;而民間要求樸槿惠下臺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以韓國人的民族性和韓國政治幾十年的斗爭史來看,樸槿惠的悲劇幾乎不可避免。
央視評論
樸槿惠能否撐過當前危機
韓國亂局到底“水有多深”?
近日來,圍繞樸槿惠親信干政引發的政治危機在韓國迅速發酵,已釀成重大政治危機。受此丑聞影響,樸槿惠的支持率已跌至14%,韓國國內要求她辭職或主張對她啟動彈劾的聲音不絕于耳。如果照此局勢發展,樸槿惠不僅可能失去總統職位,而且其個人的政治生命也將面臨終結。
樸槿惠向國民道歉
謎團:“江南大媽”究竟影響多深?
從媒體曝光的信息來看,此次事件實質并非簡單的親信“干政”,而更像是親信“專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崔順實無疑成為決定政權事務的主要核心,樸槿惠則更像是“依令而行”。這正是韓國民眾難以接受之處——一個主權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居然受控于一個并無公職經歷的“江南大媽”(注:“江南區”是韓國首爾的一個行政區,許多富豪居住于此),這已經超越了一般“貪腐”事件的性質,而更像是狗血電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情景。
崔順實
丑聞的曝光,也讓人不禁對韓國政府近年來的對外政策產生了高度質疑。從已知信息來看,崔順實不僅操控國內政策,也在“決定”韓國的對外政策,甚至包括樸槿惠與日本高層人士會面時應采用何種說辭,對領土問題等應采取何種態度等細節。那么,在過去幾年中,韓國政府在對朝政策上的強硬趨勢、在“薩德”入韓問題上的執拗立場、與日本就慰安婦問題的“和解”等,是否也受到了崔順實的影響?如果最終調查結果證明這一點,那么無疑將對韓國外交政策產生重大沖擊,韓方很可能不得不調整一系列內外政策取向。
質疑:體制機制仍有多少漏洞?
此次事件還充分展示了韓國政治“水面下”的復雜性。盡管韓國政府的中央層面具有各類制度設計,以防止貪腐濫權等行為,但在實際運作中仍“力不從心”。近年來,青瓦臺已經先后曝出“十常侍事件”等一系列親信干政丑聞,此次事件更是將高層政治運作的吊詭之處展示得淋漓盡致。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今后韓國權力核心的制度設計恐怕也將不得不進行相應調整,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重演。
追問:美國早就知道?
此次事件還給人留下了另一個疑問:從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駐韓使館密電來看,早在2007年,美國駐韓使館就已經十分清楚崔順實與樸槿惠的關系,并對崔順實之父崔太敏“全面控制”樸槿惠一事有所了解,甚至還指出崔順實借助樸槿惠牟取了巨額的財富。那么,美國在過去這些年是否利用過這一由頭或渠道“影響”樸槿惠政府的政策?如果答案為“是”,那么美國又是在哪些問題上借此影響了韓方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