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經持續監督,江蘇靖江“9·5”長江污染環境案3800萬元包含水體土壤修復費和補植復綠工程費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全部到位。
此前的2月1日,一審法院已判處被告單位——南通天澤化工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1400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1325萬元,6名被告人也被以污染環境罪判處刑罰。在此案刑事部分的辦理中,泰州醫藥高新區檢察院主動對接環保部門,推動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與行政機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銜接,并于2019年1月促成民事賠償協議。
江蘇地處長江下游,長江貫穿江蘇東西425公里,13個設區市中有8個沿江。全省檢察機關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長江大保護的戰略部署,采取多項舉措,推動長江生態環境和資源立體式保護。江蘇省檢察院與滬浙皖省市檢察機關形成了《關于建立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的意見》。沿江8市檢察機關聯合出臺《關于建立長江生態資源保護檢察協作平臺的框架意見》。南京市鼓樓區檢察院牽頭成立了由47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社會團體、公益組織等參與的“鼓樓長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聯盟”,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南通市檢察院成立生態環境檢察中心,與上海檢察機關共同打造北長江口環境資源保護聯合體。
司法辦案是最直接的保護。江蘇省檢察機關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依法精準辦理各類涉長江保護案件。據統計,2018年,江蘇檢察機關依法查辦長江非法采砂、污染長江犯罪案件90起;辦理長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353件,其中提起訴訟案件43件,推動清除污泥2000余噸,補種樹木4000余棵,督促賠償生態修復費用3.7億余元。對最高檢、省院掛牌督辦的長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線索,已立案審查17件、全部履行訴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