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北京奧組委報告廳舉辦了“國際奧委會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總結會”新聞發布會,平昌總結會為國際奧委會主持舉辦,北京冬奧組委承辦,旨在向未來奧運主辦方分享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在策略和運行方面的成功經驗,進行知識轉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副主席小薩馬蘭奇、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平昌冬奧組委主席李熙范等嘉賓以及北京冬奧組委相關領導同志出席新聞發布會。
在會上,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介紹了目前2022北京冬奧會的籌備情況和最新進展,他表示:“北京市和河北省都在第一時間召開了推進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決心舉全市、全省之力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記者:隨著平昌冬奧會結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入了北京周期。請問陳市長,目前籌辦工作的進展情況,特別是場館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如何?
陳市長: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和高度重視冬奧籌辦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十分明確的要求,包括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的目標,提出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冬奧會籌辦工作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在籌辦工作中,我們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制定了籌辦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全面啟動了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謀劃以住宿、餐飲、交通、醫療、安保為核心的服務保障工作,截至去年底,共簽約了5家合作伙伴,發布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會徽,制定發布了“共享冬奧”的公眾參與行動計劃,冬季奧林匹克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學生中全面展開。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冰雪運動加快普及,去年冬季北京舉辦了市民快樂冰雪季、長城冰雪文化節等一系列群眾冰雪活動,參與人次達450萬。
在今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的“北京8分鐘”里,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向全世界發出2022年相約北京的誠摯邀請,開啟了冬奧的“北京周期”。平昌冬奧會結束以后,北京市和河北省都在第一時間召開了推進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決心舉全市、全省之力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大家很關心冬奧會的場館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展情況。2022年北京冬奧會共涉及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26個競賽、非競賽場館。其中,北京賽區有13個場館,將承辦全部冰上項目、單板滑雪大跳臺項目和開閉幕式;延慶賽區有5個場館,將承辦高山滑雪、雪車、雪橇等項目;張家口賽區有8個場館,將承擔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冬季兩項、跳臺滑雪、越野滑雪等項目。
為了保證場館的設計方案滿足冬奧會的賽時需求,北京冬奧組委、地方政府及業主單位,與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奧林匹克轉播公司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溝通,在場館的選址確認、初步設計方案、比賽場地設計方案、各個人群流線和功能區布置、場館的燈光音響等方面進行緊密對接。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北京冬奧組委在51個業務領域確立了負責人和工作團隊,各團隊對場館逐個進行設計方案的技術審查,提出修改意見,以保證場館滿足賽時運行的各項需求。
其中,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張家口賽區的主要競賽場館設施均已開工建設。同時,我們還注重既有場館的改造再利用。五棵松體育中心將在明年舉辦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之后開始改造,國家會議中心將在2021年啟動改造,其余既有場館(除鳥巢)將在今年全面啟動改造。
目前,各項場館建設任務都是按照與國際奧委會共同制定的時間計劃順利推進的。全部的競賽場館將于2019年底達到舉辦測試賽的要求,全部新建和改建場館最終都將在2021年9月前施工完畢,交付使用。
由于北京冬奧會分別在北京和張家口兩地舉行,交通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十分重要。目前,連接三個賽區的京張高鐵、延崇高速、興延高速等重點交通設施正在緊張施工,將在2019年底以前完工投入使用。水務、電力、氣象、通信等保障設施也在同步推進,將在2019年完成配套建設,保障測試賽使用。
同時,北京冬奧組委還將有序推動賽會服務的籌備工作,組織開展吉祥物征集等宣傳推廣活動,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發展。我們將堅持開放辦奧的理念,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冬奧籌辦,衷心希望社會各界都來關心支持北京冬奧會,共同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
記者:請問陳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從平昌冬奧會中吸取了哪些經驗?下一步,將如何借鑒這些經驗,做好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
陳市長: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運行有序、科技亮點紛呈、文化氣息濃郁、創造了多項歷史記錄,取得了圓滿成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給北京提供了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北京冬奧組委主要以兩種方式派工作人員赴平昌學習,一是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統一安排,選派了144名觀察員,分3批參加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觀察培訓,每期半個月。從競賽組織、場館管理、服務保障、城市運行等方面,參加了120余項交流研討、實地學習等觀摩活動。二是平昌冬奧組委等單位向我們提供了65個崗位實習機會,讓北京組委會的工作人員有機會和平昌組委會、單項體育組織、轉播公司的同事一起,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第一線的真實鍛煉學習,最長的實習期達到了4個半月。國際奧委會、平昌冬奧組委、各單項體育組織和國際新聞轉播機構,都給予了觀察實習人員細心的照顧和指導,在這里向大家表示感謝。
通過學習,北京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在冬奧會場地規劃、造雪、現場管理、技術保障、新聞轉播、城市服務保障等方面,獲得了寶貴的實際工作經驗。前些日子,我們組織了平昌冬奧會實戰成果大討論,分21個專題模塊,就107個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上千人參加了討論和分享,形成了45萬字的實習心得。通過這次大討論,我們把經驗分享給了所有冬奧組委工作人員,使大家對冬季項目的組織服務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這次國際奧委會在北京組織平昌冬奧會的總結會,我們將參加這次總結會有關場館建設、服務保障、公眾參與等12個專題的研討會,更加深入地對平昌經驗進行研討交流,努力把從平昌冬奧會學習到的知識、能力和經驗上升到冬奧會籌辦規范的層面,將為推進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國際奧委會在平昌冬奧會期間舉行的第132次全會上,宣布了籌辦奧運的“新規范”,其核心理念是讓奧運會變得“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新規范”共涉及到118項改革措施,包括場館規模合理控制、優化交通方案、優化現有基礎設施和媒體服務等多個方面。國際奧委會提出的“新規范”,與中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高度契合,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冬奧會提出的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高度一致。在未來的籌辦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將充分利用平昌冬奧會的好經驗,學習借鑒其他冬奧城市的先進理念、經驗和做法,積極落實國際奧委會“新規范”,努力把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各項籌辦工作做細做實、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