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福建智辰智能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里,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著加工零件、校值、試機,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為一家集農林畜牧機械、環保機械、有機肥生產、銷售和生物技術研究為一體的大型“閩臺合作”智能裝備制造企業,近年來,公司憑借先進的工藝和敏銳的市場嗅覺,逐步成長為全省最大的農業設備生產企業之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畜禽糞便罐式發酵設備等主打產品遠銷海內外。去年,公司共生產2萬臺(套)農機設備,年產值達1.1億元。
新年伊始,公司訂單就紛至沓來,全體員工以飽滿的熱情,第一時間投入到新一年的生產工作當中。
“目前我們收到了來自國內的訂單3000多萬元,海外訂單200多臺,1000多萬元。”總經理陳基成表示,新的一年公司將全力擴大銷售規模,提高市場份額,力爭年產值超2億元。
這樣的滿滿“干勁”,在沙縣區并不在少數。
在三明市青杉活性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3條活性炭機械化轉爐生產線馬力全開,24小時不間斷地忙碌著,趕制今年的訂單。
青杉活性炭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林產三剩物專業生產精細活性炭的企業,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定向供給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木質粉狀活性炭生產企業——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供不應求。
“去年我們超產了16.5%左右,圓滿完成任務。”公司副總經理張建華介紹,今年公司連續第5年春節不停工,48名員工采取三班輪換的方式,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產能發揮達100%。“新年一開始我們滿負荷生產,力爭產量同比增長5%以上。”
為保障堅守崗位的員工安心舒心,公司還通過組織年夜飯、落實加班補貼、發放慰問品等一系列人性化措施,讓大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企業生產忙,政府來護航。今年,沙縣區抓實抓好各級《關于實現2025年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的若干措施》部署,細化配套政策,組織小分隊深入企業做好宣傳,確保優惠措施精準快速直達市場主體,同時通過開展新春招聘會、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措施,以良策實招和“真金白銀”助力沙縣區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穩中向好。(通訊員 許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