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保護顯成效 全湖水質再次實現7個月Ⅱ類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 據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指揮部消息,2019年洱海全湖水質再次實現7個月Ⅱ類,未發生規?;{藻水華,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1996年和2003年,洱海曾兩次大面積暴發藍藻,局部區域水質下降到地表水Ⅳ類。為有效保護洱海生態環境,2016年11月,云南省開啟搶救式保護工作,全面打響洱海治理攻堅戰。2018年,洱海全湖水質實現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保持Ⅱ類水月份數為2015年以來最多。2019年洱海全湖水質再次實現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
目前,洱海流域已經構建起“城鄉一體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體系”“生活垃圾收集處置體系”等五大截污治污防控體系。“洱海流域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19座,2019年累計處理污水5624萬噸,削減總磷170噸、總氮830噸、水中化學需氧量(COD)8300噸、氨氮850噸,大幅減輕了洱海輸入型污染負荷。”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指揮部副指揮長譚利強說,27條主要入湖河流及20條主要溝渠入湖污染負荷總量與2018年同期相比,COD下降7.0%,總磷下降51.0%,總氮下降41.6%,氨氮下降41.3%。
據介紹,大理州將圍繞“保水質、防藍藻”兩大目標任務,堅持洱海保護治理和流域轉型發展“兩手抓”,進一步落實好洱海保護治理工作。(記者丁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