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明節假期,北京市消費市場繁榮活躍,雖遇雨雪天氣,但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充足,供應平穩。北京市商務委重點監測的60家商業服務業企業假日3天累計實現零售額17.5億元,同比增長7.5%。
市商務委表示,假日期間,北京稻香村推出的青團、“花韻四品”祭掃糕點成為很多市民的首選;萊太花卉市場白菊、黃菊、康乃馨、百合等鮮切花及盆栽花銷售良好。長安商場、蘇寧、國美等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0%。據我市電子發票信息服務平臺數據,4月5日-6日開出服裝類電子發票24.8萬張,同比增長近3倍。
清明小長假,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踏青郊游。此外,具備多種服務功能的各大購物中心中開設的兒童游樂場、健身房、影院等服務消費場所也是眾多市民假期消費的重要選擇,客流明顯上升。
假日期間,卓展百貨兒童娛樂類服務型消費同比增長30%以上;新中關購物中心電影、教育類、美容美發三類服務型消費額同比增長20%以上;薈聚購物中心客流量較平日增長15%以上。
京城各大餐飲企業結合寒食節主題紛紛推出時令餐品。護國寺小吃售賣“寒食十三絕”,60余家門店銷售節令餐品12.5萬個左右,較往年有所提高,其中“糖耳朵”銷量最高,達4萬個左右;烤肉季推出黑麻春味餅、薺菜糊塌子;烤肉宛推出撈汁葫蘆絲、桑芽魚丸湯;同和居食府推出炸香椿魚兒、香椿炒雞蛋等傳統餐品;同春園推出油燜春筍、春韭滑炒蝦仁。
假日期間,眉州東坡、東來順、曲園酒樓等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10%。據北京市電子發票信息服務平臺數據,4月5日-6日開出餐飲電子發票5500多張,同比增長1倍以上。(記者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