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早上,日本北海道新干線的第一趟列車從新函館北斗站出發。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日本3月26日開設了首列通往北海道的子彈頭列車。日本的新干線網也由此幾乎覆蓋北海道至南部九州的整個日本列島。
作為日本新干線網絡延伸的一部分,北海道地區的高速鐵路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這一旅游勝地。但是,新開列車導致的原有普通列車的減少給沿線地方的市民帶來不便,引發不少質疑之聲。
新線開通吸引游客賞櫻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連接日本首都東京和北海道滑雪場的這條新干線線路通過港口城市函館,同時穿越全球最長的海底交通隧道之一——日本青函隧道(Seikan Tunnel)。新增的長約148公里的線路開通后,日本新干線網絡已幾乎延伸至日本最北端,子彈頭列車的運行速度也將達到最高每小時260公里。
北海道知事高橋春美表示,希望今年晚些時候,游客可以搭乘子彈頭列車前往北海道賞櫻。“北海道即將進入旅游旺季,我希望游客們可以通過新開通的新干線線路來到這里。”高橋春美說道。
然而,新開設的鐵路線路比起航空線路而言,在價錢和時間上都不占據優勢。例如,搭乘北海道新干線從東京前往終點站新函館北斗站(Shin-Hakodate Hokuto)需要花費2.27萬日元(約合1307元人民幣),這一價格比一些打折機票要高出不少。同時4小時02分的運行時間比起90分鐘的飛行時間更是不具優勢。
青森大學從事列車研究的副教授Motoo Kushibiki向記者表示,“相比于飛機而言,子彈頭列車并不是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但他表示,新干線為北海道和東北地區的游客提供了輕松的交通方式,長期來看可能為上述地區帶來更多游客。
2015年,日本共吸引了約2000萬名外國游客。當年有另一列主打旅游景點的新干線開通,讓游客得以更方便地前往以城堡和花園聞名的日本海岸城市金澤(Kanazawa)。2016年前2個月的數據顯示,前往日本的游客數量正進一步攀升。
普通列車減少招致反對
據日本共同社27日報道,在北海道新干線通車的第一天,北海道地方鐵路線中有79班普通列車因時刻表變更而退出人們的視線。理由是這些列車所使用的柴油車老化及乘客減少等。這是自北海道鐵路公司(JR北海道)成立以來首次大幅減少班次,沿線的地方政府雖然對于該公司經營困難表示理解,但出于對未來成為廢棄線路的擔憂紛紛提出反對意見。
在札幌市以北約300公里的中川町,臨近町政府的天鹽中川站服務的唯一公共交通即為JR宗谷線,上下行共10班普通列車此次有4班被取消。町政府反映,這將對定期前往名寄市大型醫院的老年人造成很大影響。
報道稱,新時刻表安排減少了包括室蘭線、根室線在內共計8條路線的多個班次。自去年9月公布修改方針以來,沿線地方政府多次要求撤回計劃或重做打算。JR北海道方面則希望各地能夠理解“老化車輛無法保證安全輸送,經營狀況嚴峻導致沒有更新車輛的資金”。
此外,該公司還公布了反映全部路線經營效率的2014年度“營業系數”。全線虧損的宗谷線“稚內-名寄”區間(包括上述天鹽中川站),每100日元收入需要耗費543日元的成本經費。
中川町的町長川口精雄質疑稱:“在我看來,JR北海道在全力投入新干線的同時,將痛苦強加給原有的鐵路線。我們無法發自內心地為新干線的開通感到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