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17日,宏源證券前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陳光磊做客新華網聯合今日頭條舉辦的“‘明規則、識風險’證券投資大講堂”線上活動。陳光磊對當前美股市場與A股市場整體趨勢進行系統分析,他表示,美股走強是因為科創拉動,A股目前的調整是一個結構性調整,藍籌股、消費股的表現依舊值得期待。
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美股延續此前的強勢又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這波牛市總共持續了9年時間。從2008年美聯儲啟動QE之后,美股始終處于牛市狀態。
陳光磊指出,美股有一個特點,整個市場的有效性非常強。從數據上,用美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數據擬和一下標普500指數的走勢,發現數據擬和的效果非常好,中間沒有太大的泡沫成分在里面。因此,市場沒有辦法判斷美股是不是處在泡沫狀態,指數的走勢是不是偏離了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從分析結果來看,基本上沒有偏離。
上周美股市場的回調,陳光磊認為是來自外部的沖擊。對于美股這九年的上漲,陳光磊指出,美股這一波走強主要緣于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包括Facebook、Apple等幾大科技股的力量很強,代表著美國股民把大量資金和上漲預期寄托在科技企業的創新上,希望科技企業來帶動美國經濟新一輪的復蘇。從基本面看,包括美國勞動生產率和潛在的經濟增長還比較弱,因此科創股走強的核心在于投資者的預期和寄托。
反觀A股,A股市場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和經濟基本面有關系。“這一波下跌,我們可以類比今年3月份的那波下跌,因為3月份預期數據不太好,包括商品還有鐵礦石的存貨都在上升。這一次下跌,更多是來自于流動性和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另外,我們看到跌的是中小創的股票,藍籌股票依然走出一波行情,藍籌行情從3月份下跌已經跟中小創的走勢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背離。我們看到滬指300指數還是走出了一個牛市。”
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可以進行一個類比,中國未來經濟寄托在于這些具有良好現金流的公司和擁有良好增長預期的公司,大概率是消費類的藍籌股,通過經濟轉型這一波把中國的股市拉上去,把中國的經濟拉上去。
對于部分投資者強調周期性的問題,投資者存在經濟數據轉暖就買周期股,數據變差就買入消費股的現象,陳光磊指出,從短期的周期的經濟波動來看,如果投資者只抓周期股的話,就錯過了藍籌股的行情。因為短期的經濟波動并沒有代表著股市未來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未來是經濟轉型,要改善人民生活,創造美好生活,解決人民需求不平衡、不發展的問題。與以前的經濟拉動型、投資拉動型的經濟背景不一樣。
陳光磊總結道,美股走強是因為科創拉動,A股的調整是一個結構性調整,藍籌股、消費股還是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