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
7月底,網約車合法化的消息傳來。
但前提是,網約車司機需要和傳統出租車司機一樣,通過考試,取得從業資格證,還需要和網約車平臺簽訂勞動合同或協議。
分享經濟似乎變味了。朱巍覺得,分享經濟就是應該讓人和車都有來去的自由。但現在有了太多的限制。
有專家評價,這是把計劃經濟思維強加到了信息社會的經濟發展中。
幾天后,新的消息傳來,滴滴優步合并。這意味著,一家壟斷巨頭就要誕生,網約車司機們再也看不到兩家大戰,也不可能漁翁得利。
王斌知道這一天會到來,只是沒想到這么快。
最近兩個月,工作時間不變,王斌的流水維持在7000元左右,扣除油耗、車磨損,到手差不多5000元,這和他當快遞員時的收入幾乎持平。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原點。
他想不到其他的出路。“我和我的車該何去何從,我也很茫然。”
猶豫了一陣,他還是決定追隨滴滴,需要認證就去認證,需要考試便去考試。這是目前最適合他的飯碗了。他很珍惜。
李明今年已經45歲。他知道,這個年紀,找一份有五險一金的穩定工作,基本不太可能。
7月份,他跑去滴滴總部認證,但沒通過。
這兩月,他沒心情出車。妻子似乎沒什么耐心了,飯也不做,李明只能在路邊買份炒餅吃。這時候,他會懷念當年月入兩三萬元的時光——每晚十二點回家,妻子總會從床上爬起來,給他做一盤紅燒肉。真香。
9月24日,王斌收到消息,他獲得了認證。
滴滴也給他列出了服務規范。比如,不得染發,著白襯衣、深色西裝和皮鞋,以及在乘客上車時問“您好”和下車時說“請帶好隨身物品,再見”。
獲得認證后的第二天,王斌花100塊買了兩件白襯衫,天涼了,又打算再置辦一身西裝。
他不怕這些繁文縟節。他只祈禱能順利拿到從業資格證,也不要被北京的地方細則卡住。
實在不行,那就重新回去開黑車,或者,開個燒烤店吧。
最近幾天,王斌所在的微信群里開始流傳神州專車新上線的網約車項目,歡迎私家車主加入,該項目承諾,不收取平臺費。
有人好像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不過又是招攬司機的噱頭。
大家吵吵嚷嚷,又回想起當年各網約車平臺如何大戰,如何招攬司機,以及那些荷包鼓鼓的日子。
有人總結道:“咱們不是弄潮兒,只能隨波逐流。”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斌、金正宇、李明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