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至9日,由楊麗萍指導的首部海洋題材大型多媒體舞臺劇《平潭映象》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連演4場,讓首都觀眾一睹這部波瀾壯闊的“臺海文化巨著”。
據介紹,《平潭映象》以平潭的歷史人文和秀麗的自然風光為創作基底,融匯了海洋文化的萬千氣象,講述了島上居民為了追求美好生活,在男女主角帶領下,攜手抵抗外族入侵與自然災害,最終在媽祖協助下驅趕外敵的故事,突出彰顯了海峽兩岸人民“與海為伴,向海而生”的拼搏精神。
這是楊麗萍繼《云南映象》《黃山映象》之后,“映象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也是首部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多媒體舞臺劇,具有國際化視野和高度藝術水準。2015年,《平潭映象》在北京舉行首發儀式,并開啟巡演之旅,此次回京演出,也是該劇首次在北京完整亮相。
《平潭映象》取材于“海”,深耕于“嵐”,怒放于“魂”,采用厚重、夸張的服道化設計,運用大面積的深色調,并搭配了部分突出的色彩,展現了獨特的東方美感,盡顯舞臺張力,極具看點。
對此,該劇服裝設計師崔曉東表示,創作時,單單設計打稿就耗費了4個月的時間,甚至手繪了數百張設計圖稿。“我和楊老師都有完美主義情結,為詮釋好舞臺劇每一個角色,不斷打翻之前的設計重新來過,直至滿意為止。”他說,女主角“平潭藍”的服裝便是專門定制的,能夠在舞臺上呈現出星星點點的藍光,象征著平潭“藍眼淚”奇觀。
此外,高大威武的人偶和道具也是《平潭映象》的一大特色。以出現于全劇結尾的站偶“三太子”為例,這個站偶源自臺灣民俗文化,經加工后高度超過4米,重達70公斤,必須兩個人把站偶抬起來,扮演者再從下面鉆進去,才能“穿”得上。
自去年1月榕城首演以來,《平潭映象》已走過昆明、呼和浩特、天津等30座城市,共演出69場,吸引了約9萬名觀眾。(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哲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