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從黨員干部思想源頭抓起,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講實干、謀實績——
“愛我古田”,從鍛造過硬作風開始
1988年,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一上任,便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之行,而古田縣,正是他此行的首站。“我這次來古田縣,是‘看準了’才來的”,這句開場白,至今還激勵著古田人民奮勇爭先。
4月10日—11日,古田縣于溪山書院召開縣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暨干部作風建設大討論。這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到位后的首場關鍵會議,意義非凡。
會議前夕,所有處級領導以及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前往吉巷鄉坂中村,調研“四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主題館。在這里,大家深刻領悟如何將總書記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更好地融入新古田建設的實踐之中,汲取前行的智慧與力量。
開班儀式上,第一個環節圍繞“講政治、守規矩、轉作風、抓落實、辦實事”主題展開交流發言。第一個人發言剛結束,縣委書記許鋒便即刻插話:“請直奔主題,無需闡述已完成的工作,也不必提及無關痛癢的普遍性問題,只講哪些工作還沒干好,你打算怎么干。”
作風建設大討論“辣味”十足,這并不意外,但如此開門見山、直抵要害的“辣”,還是讓不少與會者始料未及。
發言席上,短暫的尷尬過后,是昂揚的振奮。杉洋鎮黨委陳小芳第二個上臺發言,這位“女將”言辭簡潔務實,既有對問題的精準剖析,又有清晰的思路與方法:“圍繞中心任務抓落實,我們將強化作風建設提效能,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其一,加快推進杉洋互通連接線‘二改四’安征遷工作,全力保障寧古高速公司施工;其二,全力推進6個縣在建重點項目建設;其三,加快古鎮建設與運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若不坦誠面對,就會成為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去年,古田縣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連超兩地,在全省排名中躍升至第31位。然而,對標“爭先進位”的目標,仍存在差距,“慢進即退”的緊迫感愈發強烈。2025年,古田縣重點項目數量、年度計劃投資額縮減明顯,7個鄉鎮(街道)固投呈現負增長態勢。在此形勢下,大抓工業、大抓招商、大抓園區、大抓落地、大抓竣工投產和大抓服務,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更關鍵的是,今年寧德市委下達了“經濟增長重回前列”的軍令狀,面對全市你追我趕、跳起摸高的激烈競賽,古田縣的任務愈發艱巨。
古田縣靠什么去追趕、去超越?唯有真刀真槍地解決問題,讓思想活起來,讓氛圍好起來,讓干部動起來。
食用菌產業作為古田的支柱、特色與優勢產業,在長遠發展上仍存在短板。在精深加工、科技創新、數字化建設、三產融合、品牌打造等領域,還有諸多不足亟待補足。有鑒于此,副縣長、泮洋鄉黨委書記王留一提出,強化科技創新,穩步推進中國食用菌數智科創園項目,謀劃建設食用菌機械設備園。
古田縣文旅產業正從資源依賴型加速向業態創新型轉變,當地全力打造培育這一支柱產業,但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合力尚顯不足。“個別干部未能緊密結合古田文旅實際與優勢,不是因地制宜地探尋辦法,而是熱衷于照搬照抄其他旅游城市的政策措施。”縣文旅局局長余蘭建議,以賽促思、以聯促干、以練促能,提升工作實效。
會風關聯作風,影響黨風政風。
古田高質量發展刻不容緩,開春縣里明確了八個指揮部工作部署。但部分干部仍存在“不落實心態”,有的推諉扯皮、逃避責任,有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明生直言不諱:“科級干部主動帶頭謀劃、破解問題的意識不強,年輕干部缺乏有效鍛煉,能力短板較為明顯,村干部‘根’不在村、‘身’不在位的問題突出。這雖是個別現象,但對古田的發展和聲譽產生了不良影響。”他舉例說明,近兩年新提拔的年輕干部中,約有四成干部分管領域單一、業務視野較窄,僅有一成年輕干部有掛點重難點村的經歷。這導致他們難以深入接觸基層矛盾,服務意識和統籌協調、攻堅克難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錘煉,本領也難以提升。要打破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等“隱形臺階”,持續開展年輕干部“四下基層”駐村鍛煉,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
談及參會感受,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這場大討論,再次堅定了理想信念,明確了目標方向,審視了短板不足,凝聚了廣泛共識。
“不要忘記英雄、不要忘記人民、不要忘記敬畏,多點包容、多點擔當、多點情懷,讓‘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成為常態,‘晨巡晚議’解民憂,一起攜手把‘愛我古田’融入血液,把建設新古田當成使命。”許鋒向與會者發出誠摯倡議,為古田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福建日報記者單志強 李國鑌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