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7時45分,在寧德市區三盛中央公園候車的市民黃先生順利乘上了直達東湖市場的定制公交。“由于生活需要,每周我都會去一次東湖市場采購,原先這里沒有公交線路直達,去市場只能自駕出行,現在家門口有了直通車,別提多方便了。”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城區交通擁堵的有效方式之一,去年以來,我市在做優做強常規公交線路運行服務的基礎上,大力推廣定制公交線路模式,走訪對接四大主導產業及配套廠商、學校等企事業單位60余次,圍繞城市發展和新時代下群眾高品質、多元化、差異性出行需求,不斷拓展定制公交線路業務量。截至目前,2023年新開通定制公交線路9條,累計開通定制公交線路44條。去年以來,累計客運量達319萬人次,相當于減少私家車出行約106萬輛次,不僅緩解了寧德中心城區交通壓力,也為乘客提供越來越方便、越來越舒適的出行服務。
此外,為鼓勵市民“綠色”出行,2023年以來,市公交公司通過宣傳、校園駐點等方式,大力推廣“市民卡”的發放使用,全年辦理公交智能卡(市民卡)30380張,極大方便了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同時,自2023年起,我市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施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務,新增辦理敬老卡21080張。經統計,2023年提供公交出行減免票服務1163萬人次。
科學“治堵”,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我市從優化提升公交管理系統出發,整合現有平臺優勢資源,發揮大數據對運營調度的賦能,結合客流OD大數據分析,開展線路可行性研究,優化班次結構和線路布局,2023年累計優化整合公交線路37條,有效提高運力資源利用率,減少線路重疊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
不僅如此,我市還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交首末站建設力度。2023年鋰電特色小鎮公交樞紐站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實為三嶼園區、新能源廠區、上汽基地的員工以及七都鎮、八都鎮周邊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有效減輕城市交通擁堵情況。
“我市將持續探索個性化、多元化公交運營模式,增強公交出行吸引力。同時,加快推進公交場站基礎設施建設,為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方便群眾出行提供基礎支撐。”市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閩東日報記者 吳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