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如何能夠方便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等相關服務?如何讓其知曉更多的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日前,市衛計委印發《寧德市流動人口健康教育和促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實施方案》,提出將推動有利于流動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的政策出臺,將流動人口納入社區衛生計生服務范圍。
據悉,方案的實施范圍為,在全市范圍內,以各縣(市、區)流入人口集聚的城區、鄉鎮為重點地區,以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動人口、15~49周歲流動育齡婦女和6~14周歲流動學齡兒童為重點人群。工作目標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衛生計生部門牽頭、多部門合作,學校、職場和社區等場所教育并重,各方共同參與的流動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流動人口服務對象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知曉率達到90%;流動人口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4%;蕉城區、古田縣等省級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重點聯系縣(市、區),各建設國家級流動人口健康促進示范企業1個、健康促進示范學校各1個、流動人口健康家庭6個。
方案提出,今后,在制定、修改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醫療、藥品、基層衛生、婦幼衛生、計劃生育等相關措施時,要將流動人口考慮在內。同時,針對本地流動人口工作、居住的主要特點,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優化衛生計生服務資源配置,提高服務可及性和有效性,使流動人口能夠方便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等相關服務。 此外,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傳播基本健康技能,從基本醫療、傳染病防治、婦幼健康、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流動人口健康素養。(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