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2017年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名單以及美麗鄉村景觀帶創建名單公布中,柘榮縣英山鄉官安村榜上有名。
官安古民居
官安村位于英山鄉北部,與浙江泰順接壤。官安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代古民居四座,村里章氏宗祠內還完整保存著清同治六年福寧府正堂所送牌匾、清同治四年福寧府正堂所送牌匾、清光緒年間福寧府正堂所送牌匾、清宣統巳酉年拔貢第一名張寶華牌匾等歷史文物。
在2015年公布的福建省首批古村落名單中,官安村就名列其中。據官安村村民主任章云際介紹,為了讓傳統古村落不再風雨飄搖,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積極探索方式方法,投入大量人、物、財力對古民居進行保護,并按照修舊如舊的修繕工作思路,完整地保存了古民居,在村民廣場、改水改廁等一系列建設項目上,讓傳統古村落煥然一新。
因此,在2016年11月份,該縣“美麗鄉村”申報名額競選現場上,官安村獲得了申報名額。“如今,名單正式公布,更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我們將不負信任,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傳統古村落更加美麗。”章云際滿懷信心地說,官安村作為中國傳統古村落,一磚一瓦都保留著先輩對建筑和生活的智慧和熱愛,古宗祠、古雕刻、古牌匾、古器具等都向后人昭示著先祖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堅韌長存的滄桑記憶,保護傳統古村落就是保護傳統文化永續發展的需要。
“相信不久,一個古香古色又美麗的古村落將展示在世人面前。”英山鄉黨委書記楊升昌說,傳統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和富有價值的旅游資源,更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記憶的重要載體和精神家園,保護傳統古村落,讓其重生面向世人,真正做到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下回憶。該鄉正是秉承這種理念,在進行傳統古村落修繕時,充分保留官安村自古形成的歷史格局和風貌,重在保護與修復,保持了古村落的完整性、真實性、延續性,增強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