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0%以上;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3050元……根據市政府日前印發的《寧德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將是今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根據計劃,今年將重點推進六個方面工作,除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外,還包括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精準扶貧脫貧;著力實施項目帶動,積極擴大有效需求;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激發發展新活力;著力推進產城生態融合,加快建設綠色宜居新城鎮。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力爭全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寧德市將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力促青拓系列、宏旺、克虜伯、海利等冶金新材料產業鏈項目,新能源三期、東僑鋰離子電池隔膜、廈門鎢業正極材料、杉杉電池負極材料等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加快投產達效,力爭全年新興產業新增產值達200億元以上,爭取漳灣、灣塢兩大工業片區列入省售電側改革試點區域。
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規劃建設一批以鋰電池、不銹鋼、銅精礦等為主的大型物流專業園區,積極申報建設寧德保稅物流中心;加快寧德水陸聯運中心、壽寧下黨生態文化旅游區、柘榮鴛鴦草場旅游開發、寧德工藝博覽城等一批示范項目實施,加快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
促進全社會創新創業,推動廣生堂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安發生物、青拓集團等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打造一批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新型眾創空間,實現各縣(市、區)眾創空間全覆蓋。
實施項目帶動
力爭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30億元
在實施項目帶動方面,寧德市將擴大重點領域投資。重點抓好衢寧鐵路、能源電網、高速公路、港航項目等在建項目實施推進,開工建設寧德核電5#6#機組、霞浦核電基地等核電,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寧德至古田等高速公路,漳灣作業區連片開發等港航項目,建成寧德官昌水庫主體工程、八尺門作業區3#4#泊位,力爭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30億元。加快冶金新材料、鋰電新能源及傳統產業技改項目建設,力爭工業投資完成410億元。加快房地產去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投資溫和回升,力爭房地產投資完成210億元。
產城生態融合
加快推進北部新區建設
寧德市還將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推進,讓市民生活的環境更加綠色宜居。在加快中心城市建設上,將堅持“以港興城、產城聯動”,以開發三都澳為核心,完善漳灣臨港工業區、三嶼、飛鸞片區等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推動產業集聚延伸,打造定位清晰、富有競爭力的產業組團,做強中心城市產業支撐。加快推進北部新區建設,穩步推進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啟動八一五路東段沿線、閩東無線電廠、鶴嶺小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抓好140個以上城建項目實施,力爭完成年度投資43億元以上,重點推進漳灣疏港公路拓改工程、金漳路、金馬北路等主干路網,動工建設貴岐山污水處理廠技改擴建項目、雨污分流改造二期工程,加快推進環東湖慢道二期、西陂公園二三期等景觀休閑設施建設。
同時,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古田國家級和福安、屏南兩個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深化賽岐、太姥山兩個“小城市”及省市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深入強鎮擴權改革,組織實施示范項目350個年度投資80億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力爭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達70%
寧德市將辦好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繼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12所公辦幼兒園,加快普惠性民辦園建設,力爭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達70%。持續推進“全面改薄”工作,完善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實施校安工程14個。落實中小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77所中小學“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設評估驗收。籌建寧德衛生職業學院,加快寧德師院新校區三期和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二三期建設。開工建設市博物館、檔案館、科技館和青少年宮。
筑牢群眾健康安全屏障。加快實施市中醫院醫養結合、福鼎市醫院百勝新院區等項目,啟動古田、柘榮、福安等縣(市)精神病醫院建設。繼續開展全民健身與省運同行活動,全面建成省運會場館,深入開展“迎省運、創文明”系列創建活動。
全面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多渠道搭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和失業人員就業,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萬人。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0%以上。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銜接,逐步推進農村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將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3050元。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188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