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記者 林珺) 4月1日剛進入汛期,7日晚開始,寧德市就出現持續性降雨天氣,而根據預報,12日夜里~13日和17~19日還有兩次較強降水過程。4月11日,寧德市召開防汛抗旱視頻會議,通報今年防汛形勢,部署防汛抗災工作。
●汛前
降雨量偏多、水庫蓄水滿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3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4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1%,為1959年以來歷史排名第6位,其中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排名歷史同期第2位。
降水偏多造成主要江河來水豐,賽江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霍童溪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近7成。
截至4月11日8時,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2.59億立方米,占汛限蓄水量的69%,比常年同期偏多56%,有潭頭、金涵、柏洋等3座中型水庫正在泄洪。
●汛期
氣候復雜多變、極端性增大
據會商分析研判,今年汛期由于受厄爾尼諾事件持續影響,可能出現復雜多變的氣候,局地性、突發性、極端性增大,同時,第一季度降雨量偏多,也造成后期防汛壓力增大。
從4月7日晚開始,寧德市就出現了持續性降雨天氣,各地普降大雨到暴雨。據統計,7日20時至10日12時,全市126個鄉鎮過程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的有38個鄉鎮,最大為蕉城區赤溪鎮142毫米。而根據預報,12日夜里~13日和17~19日還有兩次較強降水過程。
會上指出,根據歷史統計資料分析,往年4月份一般是以短時強降雨的強對流天氣為主,但是從目前分析預測看,今年4月份將以持續性的強降水天氣為主。雨季于4月中旬前期開始,比常年偏早,7月上旬中后期結束,比常年偏晚。
同時,根據歷史水文資料分析,今年水文年境條件與1998年的情況相類似,在雨季前汛期(4~6月份)可能發生中等量級的洪水。預計賽江干流可能發生5~10年一遇中等洪水,霍童溪干流發生3~5年一遇小洪水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排除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
此外,預計今年臺風總體分布前多后少、初臺風影響較晚,有秋臺風影響。預計登陸和影響臺風約5~6個,比常年略少。且夏季高溫日數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部分縣(市)可能發生中等強度的氣象干旱。
●防御
逐一排查整改,確保消除隱患
會議要求,各地要在汛前安全大檢查的基礎上,迅速組織開展防汛隱患排查工作“回頭看”,進一步深入抓好防汛安全隱患整改。隱患排查的重點應當圍繞水庫、海堤、小山塘,海上漁排、漁港碼頭、漁船避風港,低洼易澇區、在建工程工地,高陡邊坡及地災點等。對排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要逐項登記造冊、逐一整改落實,在主汛期到來前消除安全隱患。
同時,各級各部門都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地完善各類防汛度汛預案,切實增強防汛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市、縣都要積極建立裝備精良、專業化的機動搶險隊,并加強與部隊、武警的聯系,要通過實戰演練,增強各類搶險隊伍之間,特別是專業隊伍與群防隊伍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搶險救援合力。物資上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面檢查物資、器材儲備情況,對防汛物資器材準備達不到要求的,要限期落實到位。
會議強調,要加強監測預警,做好災害性天氣防御工作,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監視汛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轉移可能受威脅群眾,確保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