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省認證登記的“三品一標”累計4000個以上
東南網8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琳) 近日,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品牌農業建設七條措施》,提出到2020年,全省良種覆蓋率98%以上,國際標準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場)150個以上、省級以上標準生產示范基地(場)2000個以上,全省認證登記的“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累計4000個以上,福建名牌農產品100個以上,培育一批產業鏈條完整、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
●加快優質專用品種選育推廣
——重點提出實施新一輪種業創新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優質特色良種擴繁基地,著力提升良種覆蓋率、優質專用率。
●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加快農業標準的制定修訂,支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動內銷與出口產品的標準接軌。
——加快建設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輻射帶動主要農產品規模生產基地全部實現按標生產。
●嚴格品牌農產品質量全程管理
——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凈化和保護,嚴格農藥、獸藥等投入品監管,加快農資監管信息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推廣應用。
——推動品牌農產品二維碼標識銷售,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對接機制。
●加快發展“三品一標”
——進一步健全“三品一標”認證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
●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農業品牌
——培育一批區域特征明顯、資源稟賦獨特、產業優勢突出、具有文化內涵、省內影響力強、全國知名度高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每年評選認定10個“福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培育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產品品質優異、創新驅動強勁、消費者廣泛認可、市場前景廣闊、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品牌,每年評選認定20個以上“福建名牌農產品”。
——實施促進出口食品農產品品牌行動計劃,打造一批產品質量好、出口數量大、經濟效益高的出口農產品自主品牌。
——培育一批品牌影響力大、產品系列開發、產業鏈條完整、科技創新能力強、社會形象好、綜合實力行業領先、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
●大力支持品牌宣傳營銷
——圍繞“清新福建、綠色農業”主題開展農業品牌系列宣傳,支持品牌企業參加各類國家級展銷會,深入開展“閩茶海絲行”活動,鼓勵品牌企業“走出去”。
●強化組織保障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構建“政府引導、企業農民主體、市場運作”的品牌農業工作機制。2017-2020年,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品牌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