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幾天,朋友圈變成了一場大型回憶殺現場。上到已經38歲的80后,下到剛滿18歲的90后,都在被18歲照片刷屏的同時順勢發出自己的18歲照片,參與到刷屏的隊伍中去。關于18歲的回憶和不斷出現的段子,讓大家感慨著時光,而這場關于過往的追憶,就這樣借著微信社交鏈的傳播,迅速成為現象級話題。到2017年12月31日,“18歲”一詞的微信指數迎來峰值達122,091,189,成為2017年度熱詞。
18歲的火爆看似突兀,其實是有“震源”存在。12月29日,Papi醬推送了關于18歲和30歲的自己隔空對話的視頻,僅30個小時,該視頻微信流量達540w+,轉發分享35w+,微博轉評也達20w+,直接引爆了這場網民的集體回憶狂歡。
微信指數顯示,12月28日時,“18歲”這個詞還處于5,330,866這一低熱度平穩階段,而 29日Papi醬推送后,“18歲”的微信指數開始指數型增長,熱度持續至2018年。
可以說,在網民的興奮闕值不斷變高的內容升級的新媒體時代,因個人影響力引發全民狂歡的現象是不可思議的。而Papi醬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爆點,她能夠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洪流中引領話題走向,憑借的不僅僅是其自身龐大的粉絲量級以及高強度用戶黏性,更多的是她視頻中蘊藏著的內容創作基因。從本次把18歲回憶殺玩成了現象級話題事件的成功案例來看,以下幾點是Papi醬成就這次爆點話題的可靠因素:
一、對時間節點抓取的敏感度
年末年初是一年中最特別的時間節點,意味著告別與開始,這段時間特別容易引發總結、感懷、感慨。大家習慣在一年結束的時候回顧過去,在一年開始的時候展望將來。2017年的年末更是特別,90后的最后一個人也在12月31日滿18歲了。Papi醬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了18歲與30歲對話的視頻,讓本就想要感慨一下時光的網民找到了一個合理契機,可以曬過去,曬感想。而她選擇的18歲與30歲這兩個對于人生來說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是深度引導加強大家對自己的成長,過去給予關注和總結,高度契合網民按照時間軸線自然發展的心路歷程,成為年末懷舊情緒的一針強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