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2016年通車或難產,官方稱建設比飛船對接難
不念通稿不打官腔,省人大第一場記者會與往年一樣,開得明快,在主持人簡單介紹與會嘉賓后就進入提問環節。100分鐘15個問題,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省人社廳廳長林應武、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和省環保廳廳長李清也回答得實在,公車改革、自貿區建設、養老保險并軌、小金庫清理……眾多熱點問題,個個有料。
昨天上午,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首場記者會,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省人社廳廳長林應武、省環保廳廳長李清接受記者集中采訪
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
省直公車改革方案有望4月起實施
“中央對補貼標準有兩個要求,一是各地的補貼標準不得超過國家定的120%,二是公車改革后總額費用支出,要少于改革前公車總額費用支出。”李春洪透露,廣東省根據這“兩條線”的規定,制定了全省公車改革整體方案和省直單位實施方案。“總體方案是分步驟推進的,第一是省直單位公車改革率先進行,4月1日開始實施;第二層面是市一級,到今年6月底之前要完成;第三個層面是縣以下的,要在今年底前完成。”他透露,方案已在去年12月上報給國家公務用車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如獲批,就按上述時間表推進。
港珠澳大橋比飛船對接還難
原定于2016年底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許將面臨難產。李春洪形容,港珠澳大橋是一個世紀工程,其海底沉管的沉放,甚至比“嫦娥”和“天宮”對接的難度還要大。
“6.7公里海底沉管要在現有基床上再往下挖45米,每一截沉管重達8萬噸,要挖溝,把它放下去,要一截一截對接,對接時還不能進水。”李春洪說,“一共33個,現在才安放了14個。去年10月份本來是要放到第15節沉管的,但它的泥沙淤積量突然發生了跟前14節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原因分析了3個月,各種模擬、衛星掃描,還有氣象潮汐分析,我們用了超級計算機,最后還沒有確定究竟是哪些原因綜合作用,實在是太難了!”李春洪坦言,港珠澳大橋2016年底全部建成通車,困難很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