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各行各業不打年盹兒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在拼搏“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中深耕細作──
重點民生項目建設現場送服務
“作業人手夠不夠?施工進度怎么樣?”“醫療設施設備采購招投標程序有沒有什么困難?”“一定要注意文明施工,減少擾民……”料峭春寒擋不住火熱的激情和干勁。牛年開工第一天,一場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開到了紅橋中醫醫院改擴建項目的工地上。
一邊是數十名工作人員、數臺大型機械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樁基部分的施工作業;一邊是由紅橋區住建、衛健、規劃、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服務組,詳細了解工程推進情況,仔細詢問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送去暖心問候、細心叮囑和貼心服務。
昨天上午,紅橋區不打年盹兒,組織召開堅持高質量全面推進2021年工作任務部署會,對該區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有關工作方案進行說明,研究部署推進全年重點工作任務舉措,提出具體要求。會后,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多個服務組,趕赴重點項目一線,跑現場、看情況、送服務,加快推動重點民生項目建設。
在三條石小學建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教學樓主體已基本竣工,工人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據了解,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1萬余平方米,建有教學樓一棟,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一層、局部五層,設立24個教學班。為了保障工程進度,紅橋區住房和建設發展中心城市配套事務部負責人邢麗新春節期間一直忙碌在工地上,“我們初三就復工了,現在主要是一些后期配套的建設。預計今年7月底能夠完成總體施工建設,保證9月份孩子們可以順利入學。”
同樣緊鑼密鼓進行施工建設的還有紅橋區水西園菜市場項目。這所新建的綜合菜市場位于芥園道和閘橋南路交口,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內部設立100余個攤位,建成后可滿足周邊10余個住宅小區居民的買菜需求。“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爭取3月底前竣工,早點兒投用,早點兒為附近居民提供方便!”市場主辦方負責人柏濤說。
不到5分鐘就發出一張營業執照
昨天上午9時,武清區政務服務大廳迎來了第一位辦事人員,窗口工作人員熱情迎接,迅速辦理,不到5分鐘就發出了年后第一張證照,天津托普帕爾電氣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順利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企業負責人贊嘆道:“真是太棒了,我們的項目可以立即開工!”
節后上班第一天,武清區政務服務辦全體干部職工不打年盹兒,無論是前臺指引、窗口服務還是幫辦代辦,大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做好服務,一片忙碌景象。昨天,武清區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事項378件,按時辦結率100%,滿意率100%。區政務服務辦負責人表示,2021年將瞄準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全面梳理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壓減申請材料、審批環節和辦結時限,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下放鎮街實施,全面開啟“一制三化”改革3.0版,加快推進一批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市通辦”“跨省通辦”及就近辦理。
據介紹,武清區今年將在優化審批、精準服務方面,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做細做實多評合一、聯合勘驗、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措施,緊盯生物谷、科技谷、智能科技園等重大項目,采取“私人定制”“保姆式”服務,吸引更多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項目落戶武清區。
“保姆式”服務項目落地
“初七、初八、初九這3天可要搶抓時間!抓緊協調相關部門加快項目預審,為‘拿地即開工’做好前期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東麗區發改委項目科科長韓炳浩早早來到辦公室,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打開電腦查看項目監督系統,審查垠坤項目工期進度,發現距離摘牌公告期結束還有3天,立刻拿起電話與華明高新區項目負責人就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詳細溝通。隨后,韓炳浩和他的同事們又立刻投入到東麗區重大項目點位的巡視中,為2021年項目建設“開門紅”系列活動查看每一個細節。
據介紹,在東麗華明高新區,南京垠坤集團計劃投資4.4億元打造垠坤·未來匯產業基地項目,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為核心產業打造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創新園,引進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優質企業。同時,與清華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合作共建科技研發轉化平臺,打造“一院一園一基金”合作模式,積極承接、孵化清華高端院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激光技術等領域的產業化項目。
為切實做好項目服務,東麗區發改委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職能,率先在全市研發搭建重大項目推動監督系統,將該項目納入系統進行全周期監管,明確44個節點時限,責任到人,設置紅燈超時報警功能,同時組織街道園區設立代辦員,“保姆式”服務項目落地。
華明高新區作為該項目幫辦代辦責任方,服務項目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確保“項目推進到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使企業“拿地即開工”不再只是想象,力爭實現項目3月1日順利摘牌,同步辦理土地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及施工許可證,實現2021年項目建設“開門紅”。
服務企業不打年盹兒
昨天是節后上班第一天,寶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把“服務企業”作為啟動新年工作的第一招,迅速走訪企業、上門問需,加快推進企業節后開工生產,奮戰新春“開門紅”。
“目前生產的訂單來自哪里?”“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幫忙解決?”在林德英利(天津)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管委會的工作人員走進企業生產車間與企業負責人交談,詳細了解企業生產、訂單、用工等方面的情況,并詢問今后一段時間的計劃安排,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平穩高效生產。
“沒想到上班第一天管委會就來送服務,給我們企業發展增添了很大信心。”林德英利(天津)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云鵬說,“去年年底我們接到了奔馳C系列的售后備件訂單,又購買了若干條生產線,今年產值預計在10億元以上。”
隨后,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又來到天津寶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企業員工在沖壓、彎管、焊接等生產線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企業新投入的自動焊接機器人設備整齊排列,滿負荷生產。
寶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節后上班第一天開始,管委會將積極組織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調研走訪,為企業排憂解難,用周到的服務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深入一線問需為企業排憂解難
“地鐵是老百姓特別關注的民生項目,要努力保證時間進度,有困難、有需求區里各部門會全力配合、積極協調解決……”昨天是節后上班第一天。一大早,北辰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調研組,來到地鐵4號線朗園站施工現場調研,了解工程建設進展情況,詢問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現場協調解決。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地鐵站施工現場在春節期間“不打烊”,工人們緊鑼密鼓地作業,積極推進施工進展,目的是為了讓建設成果早日惠及民生。
調研組一行還先后深入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中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了解企業運行情況,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詳細記下了企業提出的需求,并承諾會認真梳理分析,及時給出解決辦法,主動跟進、做好對接,為企業盡力排憂解難。
鉚足干勁兒建設綠色生態屏障
昨天上午,在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八里臺灣施工現場,挖掘機等施工車輛正在平整土地、開溝換土,工人們鉚足干勁兒搶抓工期,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綠色生態屏障·八里臺灣今年春季計劃新增種植量32.8萬株,目前種植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預計3月底前將全部種植完成。
今年,津南區繼續推進綠色生態示范區建設,建成綠屏·八里臺灣、綠屏·小站灣,實施國家會展中心周邊綠化項目,啟動海河南道沿線區域綠化工程,有機銜接綠色生態屏障和國家會展中心,打造國家會議中心的“生態會客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對已建區域及項目周邊進行再打磨再提升,突出精細化管理,科學合理做好林間道路銜接,完成衛南洼、古海岸廊道林間路建設,完善綠色生態屏障休憩點位的服務功能。注重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提升小站稻高標準農田、果樹等種植水平,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切實把綠色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定向安置房項目有序作業
昨天,記者走進河北區定向安置房汾河南道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打樁機等重型機械設備的轟鳴聲響徹四周,近百名工程設計施工人員正在有序開展作業。“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灌注樁施工,計劃3月底前實施土方開挖,今年年底建筑主體將會封頂。”現場施工負責人吳向東介紹說,為了能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施工單位的40余名工程核心技術人員春節期間放棄了放假休息,每天到現場進行精確的定位測量和施工檢查,確保節后施工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據了解,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1148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約71160平方米,共建設還遷住宅1050套,可安置居民2940人;配套公建約10280平方米,主要包括社區居委會、社會商業服務、托老所、幼兒園、社區警務室、物業管理用房、居民健身場地、公廁、社區衛生服務站等,是河北區為加快解決新大路片及32個零散片棚戶區改造,加速推進被拆遷居民還遷問題的重點項目。
正在施工現場督戰的河北區住建委主任于涌介紹說:“定向安置房是民心工程,我們一定會在保證項目質量萬無一失的前提下,積極搶時間、爭進度,確保竣工計劃如期落實。”
體育場館建設“動起來”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昨天一大早,河東區體育局主要負責人就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河東體育場查看改擴建工程進度,并分別對綜合訓練館、體育場看臺進行現場檢查,督促相關施工單位搶抓工期,理清施工技術流程,重視施工質量和工序銜接,避免后期運營時出現問題,確保項目盡快釋放產值。
目前,河東體育場的外圍幕墻已全部完工。“今年主要是對體育場內的體育設施、防水、通風、電力等配套工程進行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前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場館建成后,按照有關惠民政策要求,我們將充分考慮群眾需求,采取分時段免費和低收費開放的政策,滿足百姓健身需求。”河東區體育運動中心副主任劉欣宇說。
在現場,河東區體育局組織各參建單位召開了體育場改擴建工程現場調度會,梳理項目施工流程,為項目建設爭取寶貴時間。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項目經理盧恩成說:“目前施工階段是綜合訓練館和體育場看臺這兩部分,綜合訓練館目前進入了裝修階段,看臺部分還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春節期間,工人全面趕工,爭取早日竣工。”
據了解,新河東體育場在原址進行改擴建,看臺座位數6000個,同時在看臺質量、觀賽角度等方面作出科學的規劃。體育場旁邊新建的綜合訓練館可容納三四百人觀看籃球、羽毛球等賽事,地下是停車場,大約可提供360個車位,體育場南北兩側均有地鐵可以直達。
中交富力大廈項目開工建設
位于河西區陳塘科技商務區的中交富力大廈項目昨日開工。項目自2020年12月25日摘地至今,僅用25天的時間就獲取了項目施工許可證,一個半月的時間即實現開工建設,創造出了新的河西速度,體現出了河西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質的服務保障。
中交富力大廈項目是由中國交建與富力集團聯手開發的,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產業大廈面積約4.7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年底竣工。“為加速產業落地,我們已經啟動針對北上廣等重點城市的龍頭企業和科創企業的招商推介工作。”富力集團天津公司總經理呂霞介紹,“25天的審批速度也讓我們在合作中感受到‘河西溫度’,今年富力將繼續加大在河西投資,計劃再投資一至兩個產業、住宅項目,總投資額在90億元左右。”
“作為中國交建與河西區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又一力作,中交富力項目也是中交集團扎根河西,把優質企業持續注入河西,促進河西產業、總部經濟發展的新見證。”陳塘科技商務區管委會主任常青表示,“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對標‘產業+地產’,對接大型企業集團、優質項目,利用空間載體、土地資源、服務優勢,為土地賦加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繼續為企業提供從對接、跟進到落地、發展全方位、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務,積極兌現各項承諾,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田間地頭指導頂凌搶播春小麥
昨天是雨水節氣,也是節后上班第一天,為幫助農戶搞好春耕備耕生產,市農業農村委積極組織農口系統和涉農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科學指導,奮力奪取全年糧食大豐收。
“去冬今春降水稀少,表土層厚,所以播種時一定要達到5厘米左右的深度,這樣才能確保麥粒發芽率。”在位于寧河區的市優質農產品示范田,一臺播種機正在搶播春小麥,農技人員楊永安一邊仔細觀察,一邊不停地提醒播種機手要注意播種深度,以防播在干土層,影響發芽出苗率。
楊永安告訴記者,現在正是頂凌搶播春小麥的黃金時節,土壤冰層剛開始融化,土壤墑情恰好適宜春小麥種發芽。為此,他們從大年三十開始搶播,截至目前,已經播種了300多畝,這些春小麥品種都是天津市優質品種──“津強11號”,產量高、質量好、抗倒伏。為種好示范田,農技人員每天都要到播種現場進行指導,從播種深度、施肥等多方面精心指導。
市農科院作物所春小麥育種專家馮剛一直在全市多個涉農區春小麥播種現場一線進行具體指導。他在田間地頭叮囑農戶:春天水分蒸發快,所以一定要在播種后進行鎮壓;在沒有冬灌的麥田播種后,一定要選擇適宜溫度時及時澆灌,以確保發芽出苗率。
“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我市在種足種好冬小麥的同時,積極擴種春小麥,今年全市春小麥播種面積將超過20萬畝。種好春小麥不但可增加夏糧產量,還可配套搞好麥茬稻生產,增加小站稻播種面積(旱稻),做到一年兩茬,不但可確保增加糧食產量,還可增加農戶收入,一舉兩得。”市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負責人王學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