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家四口在兒童樂園歡樂玩耍的照片
根據網上的新聞,今年一月份到時候,中興一直有傳言要裁員3000人的消息;而另據知情行業人士透露,此次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不是中興自己想裁員,而是股份內部要求縮減編制。
躲不掉的中年危機!40歲被勸退你還能干點什么?
事件內幕我們無法知曉,不便多作評價。但歐某的遭遇,恰恰是當前中國中產中年群體危機的一個縮影。
現代社會,中年男人需要背負四座大山:房貸、車貸、贍養老人、教育子女。人到中年一怕錢不夠,二怕離職。中年人的職業迷茫比應屆畢業生的職業迷茫更甚。
當我們譴責中興缺少人文關懷,譴責企業內斗嚴重,也悲憫這個家庭不幸的同時,也要想想一個很深刻的話題:40歲之后,到底該怎么辦?
歐某不夠優秀嗎?
南開大學的碩士,華為做了8年,中興做了6年。
歐某很優秀嗎?
42歲了,在中興他仍然只是一個小領導,而從華為去到中興,似乎是走下坡路的。中興的工作強度應該比華為小不少,但發展和收獲可能未必比得上在華為。
當他退到了中興這種相對舒適的地帶后,可能就沒有了退路。如果42歲被勸退,他所面臨的選擇將十分有限,不是去創業,就是繼續降低自己的收入。
大公司呆久了,小心逐漸失去格局
在大公司待久了,你可能會變成了生產線上的一員,而這種生產線通常只有大公司才有,所以你的市場變得極其狹窄。一旦你變成了一個生產線上匹配的零件之后,便再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因為這個行業本身競爭者就不多,小公司更是做不起;
小公司即使挖人也會去挖大公司里的中高層,過來擔任高管,挖的這些人是需要有一定的業務線統籌能力的。換句話說你跳槽過來,得帶來業務才行。
這就是溫水里的青蛙。
人都在尋找舒適區,像進個國企,找個大公司,然后朝九晚五的上班就是美滿幸福的小日子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點,這個世界的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甚至5年以后的未來都已經看不到了。如果你一頭扎到舒適的崗位里沉醉5年以上,那么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力氣跳出來了。
40歲以上的基層員工,在就業市場上很殘酷,面臨著你的收入將大幅度的下降,這個心理落差是否能夠適應,如果心態沒有調整好,可能會出現像上文的極端情況。
這不是個例。
隨著制造業升級,以及互聯網對于傳統產業的顛覆,這樣的個例恐怕會越來越多。
如果你的崗位可替代,那么你工作的年數越多,就越危險。老員工工資高,而新員工工資低,企業辭退老員工,招收新員工來代替,能效降低運營成本。
之前華為清理34歲+技術員工、集中清理40+老員工的裁員信息在網上流傳得甚囂塵上,雖然華為官方出來辟謠情況不屬實,但任正非隨后說:“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斗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斗者支付什么。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有人說這樣的企業沒有人文關懷。但從另一個側面講,企業只有盈利才是對于在職員工最大的責任。
“只要我好好干,單位就不會虧待我”,這種想法大概會天真了。
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必須為未來多想想,不能被眼前的舒適所迷惑。解決中年危機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提前做好應對職業轉變的規劃。
在大企業工作,員工雖然都很專業,但鏈條太完整,每個人做的事都很細化,甲只會做鏈條中的A環節,乙會做鏈條中的B環節。一些大企業員工一旦中年離職,技能單一,不可替代性又不強,再加上很難放低身段,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解決職業危機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好貪圖安逸享樂,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你的工作是否可以被年輕人替代?
如果不可替代,那么就要繼續想,護城河的邊界在哪,下一步你要盡量把護城河挖的更深,這是對于自己的保護。
如果你可以被替代,那么就要想,還能不能去就業市場上找到同等收入待遇的工作?如果能,就早作打算;如果不能,就要有意識的轉行,在現在的工作中多做一點,多學一點。業余時間拿出來爭取往別的部門摻和摻和,有意擴大自己的能力圈,這么干不是讓你當活雷鋒,而是為了以后的不時之需,萬一被辭退,多個技能,多個工作經驗,你就多條出路。
千萬不要只甘心于做大公司生產線上的配套零件,那樣就真的危險了。沒人能保證你能干到退休。
最后,針對這件事件,還是要說:
公司不是你的,只是你打工的一個地方;錢被它們掙走了,命卻是你自己的!
正如褚時健所說的,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來源:21財聞匯(jiayou21cbh)綜合自:互聯網熱點(web-news)、齊俊杰看財經(qijunjie82)、21金融圈(jrquan21)、財經觀潮(guide0929)